七、小排量汽车:有序穿梭
留心观察,我们发现道路上行驶的大多数汽车大都是小排量的,当地政府也十分鼓励人们使用小排量的汽车,车体小,占用公共空间也比较少,这样对道路的使用率高,车辆运行的速度也比较快。Mini和福特很多,政府会给予优惠措施,汽车的价格也比较合理,普通的居民都有能力购买,绝不是奢侈品。我们也见到不少敞篷车,这说明英国的空气质量很好。汽车基本是没有空调的。我们每天都能呼吸到扑面而来的清新空气,我们也有幸遇到了英国30年来天气最好的一个夏季,宜人的气候也让我们的英国之旅锦上添花。
八、毽子与太极:课间中国传统精髓的飞扬
课间休息虽然不长,但是我们的生活也丰富多彩。深圳的老师们从国内带去了毽子,很快从个人健身行为变成了团体活动,大家围着圈一起踢毽子。这种欢乐的举动让英国人看得很开心,也想尝试。有一位老师还打起了太极,这种潜移默化,让从来没有来过中国的老外们觉得特别新奇,对中国文化充满了向往。他们后来纷纷说,他们很期待能够来到中国。可见,交流有时候甚至只需要一个简单的动作,连话都不需要说都能够有神奇的效果。
九、混合动力:高技能环保
混合动力车现在在英国已经开始流行起来。对环境的低污染是未来社会朝良性发展的趋势。当地政府也采取了一系列举措,鼓励人们使用新型混合动力车辆。但是,对于维修这种类型的车辆,技术人员需要有扎实的基础,特别是对高压电的了解和掌握。在这一方面,香港的两位专家很有研究,在课堂上,英方教师邀请了香港的代表来为大家讲解,这种无私的交流让大家收获很大。
十、学徒制:成功的模式
在英国,学徒制已经被证明是很成功的模式。他们的学员包含两种类型,一种是全日制的,一种是来自企业的员工的定期培训。由带教的老师们来为学员讲授知识,指导实操。特别是来自企业的员工,他们在企业里工作,同时,也接受学校的培训,把企业里需要的技术学回去,然后在企业里发现问题,把问题带回来课堂解决。学生自己有需求,因此学习热情高涨,并且觉得学校教育对他们有直接的帮助,是有用的,不是纸上谈兵。这是一个很好的良性循环。在我们国家,还没有开始学徒制,可能可以借鉴。
十一、早起的鸟儿有虫吃:天道酬勤
如果说中国代表团成员来自五湖四海个体差异大,那么在他们身上也有着作为中国人的鲜明烙印:每一位参加培训的老师都很勤奋。在学习刚开始没几天的时候,有些老师已经把一整支笔芯写完了,课堂上总是能见到老师们埋头奋笔疾书,努力地做笔记,一有问题就立刻提问,打破沙锅问到底,力求能够掌握最精细的知识。宋老师的专业英语很不错,但他都非常低调。我们的马老师还特别交代儿子送笔记本过来,因为活页纸都用光了。培训结束后,每位老师都有好几本厚厚的笔记了,里面写满了中文和英文。有些年长的老师由于上课来不及记录,在翻译的帮助下,自己利用课后的时间,把全英文版的ppt全部翻译成了中文!这是多么大的工作量啊!他的毅力和学习态度真的让年轻人都感到汗颜。
十二、人作为人的感觉:民主的彰显
紧张的学习生活之外,我们也体验了悠闲诗意的当地文化。当地人告诉我们,如果要修一条路,那么政府会提前两年告诉当地的居民,让居民们投票决定,要不要修路。这种对民主的体现,让我们觉得在这里,人真的更加有作为人的感觉。他们的交通费很昂贵,但是也有免费的环城巴士,只要仔细研究线路,可以节约许多费用。另外,对违法行为惩罚十分严厉,对地铁逃票者给予重罚,同时鼓励慈善行为,在每一个商店设立慈善箱,提供一些可供购买的小礼品,人们可以随手做慈善。当然,国情不太一样,不能随意比较,只是有些小细节的确很值得我们学习。
总之,从培训第一天开始老师们就受到了诺丁汉中央学院的热情接待,集体合影。到最后欢送的时候,大家都依依不舍。虽然这只是匆匆的行程,但中国代表之间和英方教师却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来自祖国各地的各个兄弟院校的老师也都不吝分享自己的宝贵资料。
培训虽然结束了,但是学习的旅程还依然继续,友谊和交流也还在延续。除了先进的教学经验和培训课程理念,老师们也见识了英国人的专注和谨慎认真的态度,通过亲身体会,老师们也尽力把这些收获带回国,用在自己的教学和考评实践中,为学院的汽车专业发展添砖加瓦,做好扎实细致的工作。重要的是,我们除了努力帮助学生提高动作技能之外,还应该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个人成长的需求,帮助他们制定符合个人特色的学习旅程,让他们在学校里能够拥有难忘而实用的学习经历,在将来的职业发展道路上越走越顺。
社会科学部
201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