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原名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创办于1960年,原系国家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直属高等学校,1994年划归上海市领导。学校于1985年开始招收研究生,1986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成为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大学。现拥有应用经济学、外国语言文学、工商管理、法学等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区域经济学、金融学、金融工程、国际贸易学、产业经济学、数量经济学、民商法学、经济法、国际法学、知识产权法、世界贸易组织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英语语言文学、法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会计学、企业管理、旅游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财务管理、审计学、市场营销和法律硕士(非法学)、法律硕士(法学)、翻译硕士(英语笔译)、翻译硕士(英语口译)、国际商务、会计、MBA等共计30个二级硕士学位授予点,其中,国际贸易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金融学、企业管理、产业经济学和国际贸易法学为上海市重点学科。除了招收全日制研究生外,还接受在职人员以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
2015年我校拟招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300名,除MBA外其余各招生专业均可接受推免生(各专业实际接收的推免生人数详见10月下旬研究生部网站)。具体招生名额将在录取时根据国家教育部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下达的招生规模和生源状况确定。招生专业目录(表一)所示为各专业拟招生情况,仅供参考。
表一、招生专业目录
专业代码及名称 | 拟招生人数 | 初试科目 |
035101法律硕士(非法学) | 30人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98法硕联考专业基础(非法学)④498法硕联考综合(非法学) |
035102法律硕士(法学) | 30人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97法硕联考专业基础(法学)④497法硕联考综合(法学) |
055101英语笔译 | 40人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11翻译硕士英语③357英语翻译基础④448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 |
055102英语口译 | 10人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11翻译硕士英语③357英语翻译基础④448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 |
025400国际商务 ①国际物流和供应链管理 ②国际企业管理 ③跨境电子商务 ④国际投资项目管理 |
60-80人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03数学三④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含50分专业英语) |
125300会计(MPACC) ①金融业财务与会计 ②跨国运营与财务战略 ③审计与风险控制 |
60-90人 | ①199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②204英语二 |
125100工商管理(工商管理学院) | 40人 | ①199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②204英语二或203日语 |
125100工商管理(金融方向,金融管理学院) | 30人 | ①199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②204英语二或203日语 |
一、培养目标
旨在培养能适应上海及长江三角洲地区外向型经济社会发展和对外开放的需要,遵循高等教育教学和研究规律,注重学术性和职业性的密切结合,培养具有一定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同时又具备完善的专业知识体系,掌握本专业实践技能,有较强的语言交流能力的复合型高级应用专门人才。
二、学制及培养方式
参见各专业招生简章
三、学费
参见各专业招生简章
四、报考条件
(一)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4、考生必须符合下列学历等条件之一:
参见各专业招生简章
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二)报名参加全国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按下列规定执行。
1.报名参加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一)中的各项要求。
(2)之前在高校学习的专业为非法学专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专科层次法学类毕业生和自学考试形式的法学类毕业生不得报考)。
2.报名参加法律硕士(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一)中的各项要求。
(2)之前在高校学习的专业为法学专业(仅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专科层次法学类毕业生和自学考试形式的法学类毕业生方可报考)。
3、报名参加翻译、国际商务、会计、工商管理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符合(一)中的各项要求。
五、报考办法
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两个阶段。
(一)网上报名
参加2015年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考生均须进行网上报名。
1、网上报名日期:2014年10月10日-31日每天9:00-22:00(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再修改报名信息)。
应届本科毕业生可提前报名,时间为2014年9月25日至28日每天9:00-22:00(预报名信息有效,无需重复报名)。
2、考生自行登陆“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网网址:http://yz.chsi.com.cn,教育网址:http://yz.chsi.cn)浏览报考须知,按教育部、本人所在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