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水娟,浙江杭州人,1955年10月出生。1982年1月毕业于浙江师范学院中文系,获学士学位。1982年1月至1997年7月,工作于杭州学军中学,曾担任教导处副主任、副校长。1997年7月至2003年7月,工作于杭州第二中学,担任学校党总支书记、副校长。2003年8月调至杭州高级中学,任学校党总支书记、副校长,2005年7月任学校校长、党总支书记。杭州市语文教育学会副会长,杭州市中语会会长,杭州市女知识分子联谊会副秘书长,杭州市第九、第十届党代会代表,浙江省第十届党代会代表。曾获得市优秀园丁、市教坛新秀、市“三八”红旗手、市“杰出青年”、系统优秀党员、市教育系统优秀支部书记等荣誉称号。2000年,被评为浙江省语文特级教师。2007年初,被浙江大学教育学院聘为教育硕士学位兼职导师,被杭州师范学院聘为人文学院语文教学专业硕士学位兼职导师。2008年1月,当选为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
教学理念
—— 语文教学活动的本质是一种沟通、一种合作,教师要从思想上把学生当作活生生的、有血有肉、有思想、有灵性的大写的“人”;
——语文教学要为学生提供一个与文本对话的广阔的历史空间和文化空间,让学生真正走进作者,与作者的灵魂交谈,教给学生以初级的审美体验,以培养他们的同情、怜悯、血性和良心。
——学生的认知过程就是在认识与实践中不断主动建构的过程,语文学习最富建构意义的是学习过程,语文学习的过程有时往往比结果更重要。
—— 语文教学过程要高度重视教材中对学生而言具有独特的发展价值的东西,要重组教学内容,构成弹性化的教学方案,给学生学习以最大的选择空间。
——语文教师要以开放、自由的心态改变传统的思维模式,利用课堂、网络、生活、学校、家庭、社会 多种教育渠道,必修、选修、自修多元的课程结构,接受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多种教学模式,拓展语文教学。
科研成果
近年发表或获奖的论文:
1.《小说教学漫谈》
2.《高中学生语文课外阅读的调查与研究》(杭州市二等奖)
3.《高中语文活动课模式的构建和研究》(省、市学科论文评比一等奖)
4.《实施语文专题研究课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5.《高中语文专题研究学习的再思考》
近年获奖课题:
1.《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实践与研究》(担任课题组组长,获省优秀教育成果评比二等奖)
2.《高中语文专题研究学习的实践与探索》(个人课题,2002年获第二届杭州市教育局、杭州市人民教育基金会评比的市优秀教育成果二等奖)
近年教育录象课:
1.归有光 《项脊轩志》(教育部电化教育音响出版社)
2.曹禺 《雷雨》(浙江省电视台教育科技频道)
近年编写书籍:《3+X名师导引·语文分册》(担任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