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辽宁省普通高校冶金工程重点实验室”、冶金工程学科(二级学科博士点、一级学科硕士点)和化学工艺省级重点学科(二级学科士点、一级学科硕士点)、绿色冶金工程技术中心为依托,组建“化学冶金重点实验室”,由汪琦教授负责并任学术委员会主任。
实验室成员34人,其中辽宁省优秀专家1人,博士生导师4人,教授24人,副教授7人,具有博士学位14,形成了一个以中青年为主的学术团队,冶金工程团队于2006年被辽宁省教育厅评为省级创新团队。实验室使用面积已达到3650m2。近5年,主管部门、地方政府和学校自筹1500万元用于学术团队建设、人才培养、购置仪器设备、实验室建设和学术交流等,目前,实验设备总值达2500多万元,其中1万元以上大型设备达到82台套,10万元以上大型设备达到20台套。
通过承担国家重点基础发展规划项目“973计划”项目、“863计划”项目、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在节能高效低成本的冶金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备,高品级金属材料冶炼技术,冶金工业“三废”的循环再利用理论与技术,冶金过程资源高效转换及冶金材料制备新方法与新技术等不同方面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展。形成了煤资源在冶金中高效利用与环境保护、高效节能及过程优化的现代炼铁技术;现代炼钢及连续铸钢技术方向;冶金资源综合利用与环保技术;现代冶金用耐火材料等五大研究方向。
“十一五”期间,完成和承担的科研项目、技术开发和转让183项。国家级项目12项(见表1),其中支撑计划-子专题1项,“863”子课题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项,累计经费257.5万元;地方财政项目53项,企业项目118项。累计实现科研经费8033万元。科研成果中,获得省部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授权的发明专利5项;出版专著3部,发表论文123篇,其中被SCI、EI收录38篇。
实验室主任:汪琦教授
实验室网址:http://202.199.240.65/clxy/m/show.asp?id=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