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传统音乐文化研究中心,于2003年7月成立,是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为国家教育部、省教育厅推出的一项站在世纪学术前沿,以高起点、高水准、高目标启动的科研工程。长江传统音乐文化研究中心是依托于武汉音乐学院的实体性研究机构,受湖北省教育厅和武汉音乐学院双级领导。它发挥武汉音乐学院民族音乐学、音乐考古学、音乐声学、音乐史学等学科的传统优势,长期以来在学术上相互渗透,形成了以中国长江传统音乐文化研究为中心的学术交流和协作关系。并且在长江流域传统音乐、楚音乐文化等研究领域形成了优势和特色。中心现由我国著名的音乐学家、琴学家、乐律学家丁承运教授担任主任。
中心的建立依托了武汉音乐学院长期以来在长江流域传统音乐文化研究领域的优势。武汉音乐学院的这一研究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经过几代学人的努力,在民族音乐学、音乐考古学、音乐声学、音乐史学等学科领域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如:“长江流域音乐文化区”理论的提出、湖北民歌“色彩区”理论的提出、“长江中上游地方小戏的声腔系统研究”、戏曲音乐的“腔式板块”理论研究、以出土曾侯乙编钟为代表的先秦音乐文化系列研究、中国道教音乐研究等,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了重大影响。近年来,武汉音乐学院的研究者们又在多个研究方向上取得了一系列阶段性研究成果,如楚声研究、琴学研究、汉唐清商乐调研究、唐代音乐文献研究等,此外,还将学术视野拓向文化内涵更为丰富的广袤民间,直面形态更为多元的民间音乐实践和民俗文化现象,力图开拓中国传统音乐理论研究的新思维、新方法。
作为研究长江乃至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专业机构,中心的主要特色体现在:1、多学科的理论及研究方法融合,其中涉及音乐学、民族学、历史学、考古学、文化人类学、物理声学等学科;2、高科技及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3、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重,实现理论成果向实践的转化。此外,中心还力图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与信息建设、科研体制改革等多方面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其目的是整合各学科领域的相关优秀人才和杰出成果,加强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理论体系、研究方法的研究,从而推动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中心设立学术委员会,将其作为学术研究的指导性机构。同时,中心特聘我国著名音乐学家为顾问。中心采取研究人员流动制,以课题为中心聘请相关学者作为中心的研究人员,并努力为研究人员提供良好的研究环境和学术平台。
长江传统音乐文化研究中心网站链接:http://jidi.whcm.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