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绿色催化重点实验室始建于2002年,前身天然气化工与材料科学实验室,2005年获准内蒙古师范大学校级重点实验室,2012年获准内蒙古自治区绿色催化重点实验室。
实验室现有教师19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5人、高级实验师1人,讲师6人,具有博士学位11人,硕士学位4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10人,3人具有海外学习和工作经历,新世纪优秀人才、内蒙古草原英才、自治区321人才等5人次。实验室历经10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学历、学位层次高,职称、年龄结构十分合理,具有稳定研究方向的科研团队。
实验室以低碳烷烃选择氧化、环境催化及光催化有机合成为支撑,研究新型催化剂及其对低碳烷烃选择氧化催化性能、室内空气净化催化剂及其应用、杭锦2#土的开发综合应用、无机纳米材料及其应用、理论化学、光催化条件下物质的合成及CO2的催化活化利用。培养博士研究生6人,已毕业3人,硕士研究生61(包括课程教学论78)人,已毕业33人,培养留学生硕士博士各1人,培养在职教师4人,已毕业 3人,其中博士1人。
实验室以绿色、环保、创新和可持续发展为实验室的发展理念,面向未来,以人才为本,以科学研究为核心,努力使高层次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相统一,为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工作思路,坚持 “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在学科建设、科研工作、人才培养、队伍建设、对外开放以及学术交流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实验室与澳大利亚昆士兰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化学所和内蒙古工业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负责物理化学硕士学位点研究生培养工作,建设自治区级物理化学精品课程和物理化学系列课程教学团队。近5年以来,实验室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1项,教育部重点项目1项,内蒙古自治区“草原英才”工程2项,科技部国际合作重点项目1项,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重大3项、面上9项,自治区人才开发基金2项,内蒙古自治区科技攻关项目3项,教育厅科研项目4项,其他4项,年均科研经费近百万元。发表论文300篇,其中SCI收录180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1项,授权6项。
实验室2004年获内蒙古自治区职工“经济技术创新工程”活动重大创新成果奖,2005年获内蒙古青年科技创新二等奖,2008年获内蒙古科技创新奖,2009年获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二等奖,2010年获自治区科学技术二等奖,并多次获得学校科技进步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