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学习型社会建设研究基地创建于2006年1月,2007年1月11日被正式列入第三批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基地现有专兼职研究人员25人,其中教授10人;博士13人。作为湖南省唯一一个以学习型社会建设为研究对象的综合性研究与咨询机构,该基地通过整合高等教育、管理、经济、哲学等优势研究力量,搭建了多学科渗透的研究平台,致力于为湖南省建设学习型社会、长沙市建设学习型城市提供服务。基地逐步形成了3个稳定的研究方向:学习型社会建设与学习创新研究,学习型社会的组织建设研究,学习型社会的文化建设研究。
近年来,基地研究人员主持承担与本研究基地相关的省级以上科研项目20余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湖南省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2项。基地首席专家屈林岩教授主持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和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学习型社会与大学学习改革和创新研究》于2008年7月结题,结题鉴定为良好,2011年他主持申报的项目《学习型党组织的学习能力建设》又获得了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本基地及时应对湖南经济社会发展提出的重大问题开展研究,如,响应党中央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号召,2010年主持完成了省委宣传部委托的研究项目《推动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研究》,供有关政府部门决策参考。
近5年来,基地成员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发表研究论文70余篇,出版专著7部,其中,基地首席专家屈林岩教授在《教育研究》和《高等教育研究》等权威期刊发表“学习型社会学习创新”系列研究论文10篇,其中1篇被《新华文摘》2009年第18期全文转载,1篇被《新华文摘》2008年第16期摘登,另在《光明日报》和《中国教育报》教育理论版发表基地研究论文3篇。学习型社会的组织建设方向学术带头人钟惠英教授出版的著作《学习型高校的构建》具有较大的社会反响。
近年来,基地研究成果获省部级奖励8项,其中,基地首席专家屈林岩教授的论文“学习型社会教育范式的转变与学习创新”于2012年7月获湖南省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主持的研究成果《创新人才培养与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获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基地学术带头人钟惠英教授主持的研究成果《高校教师创新精神与能力的激励机制研究与实践——高校教师柔性管理模式》与学术骨干李云龙教授主持的研究成果《基于长沙经济圈的应用型本科院校“三位一体”实践教学改革体系研究与实践》均获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张世英教授主持的研究成果《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整合的课程体系研究》获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以本基地在学习型社会大学学习创新方面的研究成果为基础,每年举办一届全国高校学习改革与创新研讨会,近年来,分别于2006年11月(在烟台大学)、2007年8月(在长春工业大学)、2008年8月(在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8月(在昆明学院)、2010年10月(在宁波大学)、2011年10月(在安徽工业大学)成功举办了6届全国高校学习改革与创新研讨会。本基地通过研讨会的成功举办,扩大了研究成果的运用范围和社会反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