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20日,江西省临川第二中学师生一行10人前往崇仁县航埠镇周舍村看望抗战老兵周顺昌,给他送去了慰问金和慰问品,并现场聆听了他亲述的惊心动魄的抗战经历。本次活动由江西省临川第二中学教工志愿者协会、民盟临川二中支部和校才乡文学社联合举办。活动得到了抚州资深公益人李节仁老师的倾情指导。江南都市报、抚州电视台、抚州广播电视报和临川晚报等多家媒体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报道。
晴空湛蓝万里天,祖国江山美无限。冬日,收获过后的田野在明媚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的静谧、安详。经过一个来小时的辗转跋涉,临川二中师生一行抵达周顺昌前辈家里。周老生活条件比较艰苦,由几个在家务农的子女轮流供养。 但88岁高龄的周老前辈身体硬朗,精神矍铄,思维清晰,只是耳朵因当炮兵失聪。在他家里,周老前辈把大家带回到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1944年正月十六,年仅18岁的周顺昌因受保定军校毕业的舅舅的影响(据称其舅舅与将介石、顾祝同是同期学员),在家乡抚州军区报名参军,被分在第3战区26军41师123团当步兵,不久转为炮兵。从军第三天,没经过任何训练的周老领了一套棉衣、一双草鞋后匆匆走上战场。他出生入死,浴血沙场,先后参加了“醴陵战役”“湘桂会战”等战役。在醴陵战斗了两天,阵亡了2人,4人受伤。在湖南的衡阳(湘桂会战)打了20多天,部队伤亡惨重。1945年到柳州整编后,在柳州外围与日军交战,他在柳州的战役中升了上士排长,日本投降的前夜还在和日寇激战。在抗战中,周老脚肚子被子弹打伤。
勿忘国耻,传承记忆,振兴中华。有些记忆不能忘却,有些精神应该弘扬,我们应让中华民族的每一代青少年都铭记那段历史。在活动过程中,临川二中教工志愿者协会会长胡炜老师表示,“这次活动,不仅让自己接受了一次深刻的教育,更有意义的是,让自己学生在抗战老兵家里现场接受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教育。让这些民族精神的因子在每一代青少年的血液里流淌,激励他们奋发图强,使我们的民族和国家加富强,这才是我们的教育意义所在”。随行的初三(11)班的学生朱安琪说道,“听了周爷爷的抗战故事,自己倍受鼓舞,周爷爷事迹激励我一定要更加努力学习,以报答他们为我们国家做出的贡献,为我们提供的良好生活环境。”
同样的时节,不一样的天空。2014年12月13日,是第一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它警示我们那是一段不堪回首的岁月。2015年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它提醒我们不能忘记那些为抗日战争胜利作出贡献的人。他们有的舍生取义,成仁疆场;有的完成使命,隐没民间。那些还健在的抗战前辈们,都已年逾耋耄,正陆续离我们而去。作为身处和平幸福之中的晚辈,有责任和义务去关爱他们。临川二中教工志愿者协会会长胡炜说,“这次‘冬日暖阳’活动是临川二中关爱老兵的第一站,接下来将让更多老师和学生参与到这样的活动中来,这样鲜活生动的教育太难得了!”民盟临川二中支部主委吴小静表示,“这些抗战老兵都八九十岁了,希望全国人民都能尽快积极行动起来,关爱老兵,关爱民族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