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为基层医疗单位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自2008年开始,安徽医专临床医学专业进行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由传统的“2+1”(2年在学校,1年在实习医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1+1+1”(1年在学校,1年在教学医院,1年在实习医院)的人才培养模式。该人才培养模式增强了学生的临床技能掌握,使毕业生更加适应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新的才培养模式的开展,使教学、学生管理、文化建设等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创造活动载体,营造育人氛围
为了能给教改工作献计献策,专业课教师为促进教改医院教学质量,定期进行全方位教学督查和指导;辅导员为更好服务学生,定期下教改点,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同是利用网络的便利手段,建立了三级管理体系,增强管理和服务的针对性与时效性,使学生能够自发的投入到教改医院的学习和生活中,使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业。同时开展贫困资助、优秀学生先进事迹等活动推选出一批优秀学生代表,通过他们亲身经历,自强不息精神感染了一届届临床学子。进入教改学习阶段,针对入党积极分子和预备党员的培养制定明确工作计划;给予培养对象明确的工作任务,以自学和实践相结合,通过思想汇报和下教改点的面对面谈话考查培养对象的思想状况,且结合医院走访,了解学生在医院学习、生活、工作等方面的具体表现,及时作出给予反馈。
加强班级文化建设,注重核心班委工作能力塑造
文化可以使被教育者实现一种无意识接受行为,对学生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良好的班风有助于树立正确价值观,培育健康人格。系部学生重视对班级文化培育。大一第一学年注重加强对班委的教育和培养,培养一部分成绩好,作风正,思想觉悟高的学生干部,让他们在具体的班级工作中锻炼能力,提高自己,实现学生自我悦纳、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在第二年的教改学习期间,指导班委同学制定详细班级活动计划,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如在一年的教改期间,同学每两周一起观看励志影片并就影片的意义在班级公开讨论;班级举行篮球赛、羽毛球赛、辩论赛、病人案例讨论等等集体活动,通过丰富业余活动的开展,同学之间增加了了解,加深了友谊,共同度过了特别的时光。
融入医院文化氛围,积极参与医院的文体活动中去
医院是一个救死扶伤的地方,医院文化最核心的体现应关爱和健康。教改学生从进入医院一开始,就处在医院文化熏陶之下。刚进入教改医院,举行开班仪式,进行医院历史、医院特色、医院的规章制度等相关介绍,让同学了解和逐步认同医院在长期发展中沉淀的文化。在之后的学习过程中,进一步通过见习和技能操作考核,让学生认识到医生工作的神圣性和严谨性。授课老师(医生)积极宣传职业特点和光荣使命,同时还不定期由医院管理老师组织和开展医德、医患关系以及医生的心理适应等有关的讲座。使认识到塑造医务人员“白衣天使”形象人人有责。在学习之余,学生积极参与医院组织文体娱乐活动。如池州二院、宁国人民医院、望江县人民医院一年一度篮球友谊赛,活跃氛围,增加相互认同;各个教改医院每一年都精心策划元旦晚会进一步促使学生更好融于医院文化氛围中去学习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