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教学的评价标准是学生的有效学习,其核心是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教学是否有效,关键是看学生的学习效果,看有多少学生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有效学习,取得了怎样的进步和发展,以及是否引发了学生继续学习的愿望” —— 余文森教授
高三的课堂除做到教学的有效之外,由于复习的时间紧,任务重,还必须保证单位时间的效果要高。正值2010年-2011年高三备考一轮复习之际,谈一下我们的做法。
一、精心备课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前提,备课要充分,精心打造低起点、匀加速、 快节奏、大容量课堂,加强学生的紧张度、愉悦度。
备课要讲究“五备”。
1.备学生:备学生全体(班级整体学风,学习气氛),备学生问题,备学生基础,备学生能力,备学生态度(心理状态);
2.备知识:备知识要备出知识的主干,突出重难点;
3.备情境:备问题情境(或直白或巧妙提出问题),备思维情境,备活动情境(加强学生体验和评价,提倡合作学习),备媒体情境(备板书、备板画、备多媒体课件),备环境情境(创设学习环境,进行有效教学);
4.备自己:备教学策略(手段多元化,针对自己优缺点,扬长补短),备自己风格,备自己弱点,备自己期望;
5.备教学设计:备过程(重视三维目标,知识生成过程的因果关系,逻辑思维,学生体验经历过程),备方法(要创新,要新鲜刺激),备课件,备时间,备迁移拓展。
二、课堂要融洽。
1.预习有时比总结更重要。不管新授课还是习题课,都应让学生提前明确这堂课教师所讲内容,让学生有预习空间,预习是自主学习的具体表现之一,预习就如运动前得热身,使身心进入该科课堂的学习状况。
2.课上前几分钟是关键。课前3-5分钟可以进行上节课知识重难点的考察,让学生答在作业本上收上来,老师下课做好批阅,要有评价批语,反馈每节课的学习情况,下节课再跟踪检查,让每节课都有针对性,增加有效性,实现高效课堂。
3. 课堂要体现“问题为主轴,思维为主攻,实现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新授课要讲出知识的主干,重难点,细小知识点的补充,迁移扩散,举一反三,举三反一,回归课本,讲练结合,习题课要分类归纳,总结提升。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内在美,要让学生能够达到应有的学习目标,和能力锻炼。老师备课的预设与学生的生成都要注重学生知识的内化过程。教师要由“演讲者”转变为“编剧”和“导演”,要像导演给演员说戏那样,创造一种使学生能真正处在学习的情景中,促使学生自觉、积极地学习知识和思考问题。
4. 课堂打造成激情课堂,愉悦课堂,互动课堂和高效课堂。
(1)课堂活动设计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要加强学法指导,规范性指导。俗话说:“予人以鱼,惠其一时,授之以渔,惠其一世”。若学生学习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会事倍功半。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所以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应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认知方法。科学的学习方法为创造高效课堂提供了重要保障。没有规范的课堂是混乱的、无序的。那么,在规范上,对教师来说:一是板书板画要规范,二是用语要规范。对学生要规范:①明确课前准备:物质准备,精神准备,知识准备,思维准备②明确课上任务:总体要求是:没记住的记住了,不理解的理解了,记住的会用了,会用的用准了,用准的用熟了这几个层次。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课堂上都能动起来。③明确课后任务:本节课下课后还需要作好哪些工作?改错,列知识结构图表,背诵哪些知识点等。深挖教师潜力,深挖学生潜力,让管理渗透到每节课堂上,让师生交流在课堂上产生。
(2)教师讲课要有激情,要有教学高潮,要掌握讲课的节奏,要防松,杜绝虚假繁荣的课堂,提高学生的上课兴趣。在教学内容上:要从小事例入手,要从身边的事入手,要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入手。在教学方法上:以“设疑”激发兴趣,以“比喻”激发兴趣,以“情” 唤起兴趣。
三、自习习题要充分反映课堂讲授知识,学案要与课堂知识相符,教研要从课堂讲授内容去展开。学案是课本知识的归纳,补充,在学案上要体现知识的重难点,经典题型学案化,问题的设计,要有梯度,要体现以问题为主轴的思想,通过学案让学生对课堂知识更好的把握。教研要围绕学案、自助、作业、课堂来讨论,增加实效性,通过说课的形式,来解决疑难问题讲授的方式方法。
四、每周利用好公开课,加强交流,加强三个年级的听评课,通过学校一系列的比赛课和展示课,进行学习和提高。听课后要注重评课环节,除评知识内容,要加强教学设计意图的评价,对学生管理的评价。
打造高效课堂是我们每个老师共同愿望,同一备课组老师可以通过教研进行研究,学习,讨论,实践,一定能打造出适合教学规律的、适合自己学生学情的、科学的课堂教学范式,进而提升我们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