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两千年后的孔夫子_棋牌完整版游戏官方网站 |中国棋牌完整版游戏官方网站 - 线上棋牌平台官方版 
hk星空体育

陶行知:两千年后的孔夫子

中国棋牌完整版游戏官方网站

陶行知自国外学成归国,就抱着一个“使每个中国人都受教育”的宏愿投身教育,开始了长达30年的探索中国教育的非凡生涯。

30年来,陶行知“为中国教育寻觅曙光,为中国教育探获生路”,从教育实践到教育理论,都作出了无与伦比的卓越建树。他领导了平民、乡村、国难、战时、全面、民主六大教育运动,创办了晓庄师范、山海工学团、育才学校和重庆社会大学等学校,发起了“科学下嫁”运动;他提出了“生活教育”学说,创立了一个举世闻名的教育学派;他发明了驰名中外的“小先生制”;他撰写了600多万字的教育论著,建构了一套完整的教育理论体系。陶行知对中国教育的贡献具有宏观意义。他是中国教育史上唯一从总体上探索教育出路的教育家。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非常丰富,他为人师表的动人事迹也很多,这里只是说说他做的一个比喻、一首小诗和一个小故事。

陶行知曾经用一个比喻来表达自己的教育理想。他说,他之所以办教育,是为了让“人人都有面包吃,人人都有水仙花看”。

“面包与水仙花”这个比喻,是陶行知从伊斯兰教创立人穆罕默德那里引来的。穆罕默德说:“假设你有两块面包,你得用一块去换一朵水仙花,因为面包是身体的粮食,水仙花是灵魂的粮食。”陶行知在引用这一格言时赋予了全新的含义。

在陶行知看来,光有“面包”而无“水仙花”是一种更大的不平等。他写过一副对联,叫“在立脚点谋平等,于出头处求自由” 。他还说,“真平等是要每个人的立脚点平等”,因为只有“立脚点平等”,“长进的机会”才能平等,才能去追求“自由”。这个平等的“立脚点”就是每个人都受到最起码的教育。受到起码的教育,才能使每个人的“智力”得到“开发”,才能获得“发展”自己的条件。因此,光有政治上、经济上的平等是不够的,还必须有“智力”上的平等,也就是获得“水仙花”的平等。获得“水仙花”的智力上的平等是更大的平等。

在陶行知看来,没有“水仙花”最终也难有充足的“面包”。这是因为,“面包”和“水仙花”是相互转化的,也就是说“贫愚”和“富智”之间是互相转化的。陶行知指出,“愈愚愈穷,愈穷愚愈”,这是一种恶性循环;而“愈智愈富,愈富愈智”,则是一种良性循环。如何打破这种状况呢?唯一途径“便是用知识去造财富,用财富去求知识,使人民愈富愈智,愈智愈富”。这就是说,只有教育才是由恶性循环向良性循环过渡的桥梁。发展教育,是让每个国民获得“水仙花”,进而获得充足“面包”的必由之路。

在陶行知看来,有“面包”吃的人应当重视追求“水仙花”。这是因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统一的,缺了任何一方面都是不完整的,都是同“文明”这个完美的字眼相桲的。为此,陶行知特别提醒那些解决了“物质饥荒”的人们,要重视解决“精神饥荒”,也就是重视受教育。既拥有“面包”又拥有“水仙花”的人,才称得上是“文明”的人。

在陶行知看来,光有“面包”吃而无“水仙花”看的社会不是一个理想的社会。陶行知主张,上一代人应当“创造一个理想的社会留给后代”,最起码的条件是“家家读书,人人明理”。文盲充斥的社会不可能是一个理想的、美好的社会。

“面包与水仙花”比喻中的含义,或许还不止这么多。仅此而言,蕴涵其中的哲理,已经足够我们深思的了。

这是陶行知做的一个比喻,下面再说说陶行知作的一首小诗。

陶行知又是一位杰出的大众诗人,他写了许多教育诗,来表达自己的教育思想。其中有一首题为《手脑相长歌》的小诗,是这样写的:

人生两个宝,双手与大脑。

用脑不用手,快要被打倒。

用手不用脑,饭也吃不饱。

手脑都会用,才算是开天辟地的大好佬。

这首小诗表达了陶行知的教育主张。他反对学生“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提倡“读活书,活读书,读书活”,他主张“教学做合一”,“在劳力上劳心”,主张小孩子既动脑又动手,做到“手脑相长”。

这是陶行知的一首小诗,下面再说说陶行知教育自己的儿子的一件小事。

1940年夏,陶行知的儿子陶晓光去成都的一家无线电修造厂工作,需要资格证明书。陶晓光没有正规学历,于是瞒着父亲,要育才学校副校长马侣贤代开了一张证明,证明自己是晓庄师范的毕业生。在重庆的陶行知得知后,立即打电报去成都将假证明要回,并开了一张真实的证明寄去。陶行知还同时给儿子写了一封信,信中说:“宁为真白丁,不做假秀才”,宁可不工作,也不可用假证明。他送给儿子七个字,叫做“追求真理做真人”。他勉励儿子“努力朝这方面修养,决不向虚伪妥协,这才是真学问”。他要儿子牢牢记住这七个字,“必将终生受用无穷”。从此,“追求真理做真人”这七个字,成了陶晓光的座右铭。每当回忆起这段往事,陶晓光便从内心深处敬佩父亲:父亲本人的一生,堪称“追求真理做真人“的典范。

1946年7月25日,年仅55岁的陶行知,因患脑溢血在上海逝世。他的灵柩安葬在南京晓庄劳山之麓——当年他创办第一所学校的地方。墓门横匾上写着陶行知生前自勉的手迹:“爱满天下”;两侧镌刻着陶行知的遗教:“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中国棋牌完整版游戏官方网站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