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聪,宿州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副教授。2002年进入宿州学院工作,2005年破格晋升讲师,2010年晋升副教授。2008年获宿州学院“实验室工作先进个人”,2008年、2010年两获宿州学院“教学成果奖”,2009年获宿州学院“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比赛”一等奖,2010年荣获安徽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10年获宿州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11年获宿州学院“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大赛”二等奖,2013年获第五届宿州“青年科技奖”,2015年被评为校优秀教师。
爱岗敬业成楷模 谦虚向学出成绩
“我十分热爱教师这个职业”,王聪对记者这样说。2002年,正值青春年华的王聪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此后,毅然决然地将自己美好的13年的光阴献给了教育事业。当我们问及是什么使他选择教师这个职业并且坚守了这么多年时,他会心一笑说道:“我十分热爱我的工作岗位,虽然做任何事情时间长了都会厌倦,但是作为一名教师,当我看到我的学生能从我这里学到东西时,心里很是欣慰。当他们问我问题时,我特别开心,同时我也会努力提高自己以便能用更加完善的方法解决他们的问题。能和这样一群年轻人在一起做学问对我来说是件很愉悦的事情,他们给了我工作的动力。在相互学习的同时,我们也共同成长”。在工作上,他恪尽职守,是他的学生和同事心中的好老师、真楷模。
在教学的同时他也专注于科研,取得了许多科研、学术成果。其中获得安徽省高校教学发展联盟教学研究项目1项,安徽省高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项,安徽省自然科学研究项目1项,安徽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项目2项,安徽省高校优秀青年人才基金项目1项,校级科学研究项目3项,校级质量工程项目3项。同时,作为主要完成人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安徽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多项,以第一作者公开发表论文10余篇。当我们提及这些成果时,他谦虚地说:“我比较喜欢在课余时间多看书多学习,跟着优秀教师学经验。我经常跟在老教师后面看他们做实验,从他们身上看到自己的不足,用他们获得的成熟经验来充实自己。我想把自己的科研知识,研究成果融入教学中,提升自己的教学质量,使学生学到更多更前沿的东西以帮助未来他们就业及发展。”
授业育人注真情 潜心教研促发展
作为一名优秀教师,王聪老师不仅关心学生的学习,而且更加关注学生的做人。他认为作为一名教师,要用心去与学生交流,要做好自己的每一件事情,从细微处做起,只有自己的能力提升了,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学生。他说:“若想达到教师与学生之间最为合适的相处模式,就必须要多与学生沟通、交流,知道他们内心的真实想法。作为教师一定要尽心尽力地为学生服务,投入自己的爱心。并且一定要有责任心,以教好每一位学生作为自己应尽的义务。将教学看成是自己的事业,要有很强的事业心。”他坚持学业与做人并重的思想,关心着他的学生,他的学生说:“王老师的课没有白听,我们不仅仅跟他学到了知识,更学到了很多做人的道理。从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个优秀教师的高尚作风。他的谦和,他的为人处世使我们受益匪浅,我们很敬爱他!”
提到学生科研项目,他明确地指出科研可以促进教学,提升教学实力。他说道:“将科研融入教学,让学生们自己去探索科研的魅力,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可以激起他们的求知欲。虽然科研的过程是很苦的,也许一个实验要做很多很多次,但是如果能坚持下来,就能得到很多收获。科研对于一个学校的综合实力上占了相当大的比重,一个学校的科研立项可以决定社会对其的认可度。我们学校也十分提倡大学生科研立项。”
愿为桃李谋规划 千言万语为叮咛
王聪老师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及规划十分关心。对于学生的就业与择业,他表示:“最好可以选择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工作。不过,只要是能锻炼自己能力的工作都要积极参与,认真工作。对于社会实践,学校也修订了有关人才培养的方案,并且也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精力鼓励大学生创业,以便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他强调,“就业的时候不要太在意工资问题,选择的岗位一定都要对自己今后的发展有帮助。”
在对新生学习生活的建议上,他指出,作为一个学生,关键要把学习放在第一位;身为一名新生,应时刻保持向学、乐学的心态,夯实基础,学好专业课程,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要尽自己的所能去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以锻炼自己综合实力;在大学里,把自己变成一个不仅会学习,而且会工作的综合性人才。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是对老师最为中肯的评价。王聪说他不敢用这样的句子形容自己,但他会努力用他的青春为他的教师生涯作贡献!(通讯员:陈晓玲 葛婉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