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实验教学中心始建于1978年,隶属于长春工业大学,实行校院两级管理,与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同时建设。2011年被吉林省教育厅批准为吉林省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实验教学中心面向计算机科学技术、电子信息工程、网络工程专业开展实践教学工作,是计算机科学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两个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开展实践教学与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
中心下设小型机系统实验室、数据库技术实验室、网络工程实验室、多媒体技术实验室,软件工程实验室、网络程序设计实验室、基础程序设计实验室、算法仿真实验室、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室、嵌入式系统实验室、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实验室,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实验室、单片机与微机接口技术实验室、检测技术实验室、通信技术实验室等15个实验室。同时下设青年教师培训基地和大学生创新实践教学基地。
中心每年承担全院本科生、硕士研究生的300余项实践教学任务。中心拥有2400平方米教学用房。拥有IBM P650、SUN Fire 280R小型计算机、存储设备和联想服务器等实践教学平台,同时拥有微型计算机400余台,通过校园网接入Internet,可以提供先进完备的学生培养和教学科研环境。中心可以容纳400名学生同时进入实验环境,具有较好的实践教学条件。2009年中央与地方共建项目经费120万元,组建网络工程实验室。2010年长春工业大学投入博士点建设经费460万元,组建云计算机与云存储实验平台,以及组建物联网研究室和图像处理技术实验室。2011年投入省级重点学科建设经费30万元,组建嵌入式系统实验室。为计算机学院的实践教学工作提供了根本的保证。2013年建立电子电路自动制版实验系统,为硬件系统设计与实践教学提供保证。更新了240台计算机,使计算机学院计算机的层次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建立了四个实验教学管理平台。(1)实验中心业务操作支撑/管理平台,提高了实验中心管理运营的现代化水平;(2)多媒体教学管理系统,改变了实验教学的装备水平;(3)实践教学监控管理平台,实现了实验教学课堂监管,提供了实践环节监督、检查等手段。24小时全天候录像有力地保证了实验室安全;(4)开放实验室管理平台提供实践教学一卡通功能,教师和学生利用IC卡进入实验室,实现了开放实验的信息化管理。通过实践教学监控管理平台和开放实验室管理平台实现了统一监管的实验室无人值守的开放式实践教学模式。
中心秉承“强化基础、鼓励创新、服务教学、促进科研”的理念开展实验教学,坚持“三个课堂相结合”,建立了3阶段、4个层面的实践教学体系。
中心承担41门课程、总计370余项实验项目的实验教学工作。同时承担生产实习、教学实习、综合实训、电子设计大赛、数学建模比赛、挑战杯创新设计大赛、ACM软件程序设计大赛等实践环节。学生获“挑战杯”竞赛国家三等奖2项,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吉林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省级一等奖1项、省级二等奖2项、省级三等奖2项。获得各种创新大赛奖项30余项。每学年完成创新项目10余项;学生总计发表创新论文20余篇。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实验教学中心,始终十分重视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的协调发展,突出实验教学对理论教学的强化作用和实验教学的工程引导意义,突出学校的工科特色,以“具有创新精神,工程应用能力强”为人才培养目标,使中心成为创新型信息技术应用人才的培养基地;成为服务吉林省地方经济信息化建设的研究基地。
中心采用理论课教师与实验教师共同参与实验教学的体制,以教学名师和双师型教师为教学骨干,以精品课、优秀课为基础,以教学团队为核心开展本科实验教学工作。在开展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形成了“五结合”和“三提升”的实践教学特色。
近年来,实验教学中心仪器设备和实践教学环境得到了快速提升,实践教学层次发展迅速,教学观念、教学内涵、教学资源、教学手段与方法、教学资源利用率发生了根本转变。实现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以提高工程应用能力为核心,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实验教学理念。
目前,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实验教学中心已发展成为教育理念先进、教学体系科学、实验教材系统、实验设备完善、队伍结构合理、管理先进、特色鲜明的实验教学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