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医科大学针灸疗术学实验中心成立于2004年,是二级管理模式的实验中心。中心总面积397m2,教学科研仪器设备316台/套,总价值突破300万元。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供了良好的硬件和软件平台。实验中心经过几年的发展,2006年评为校级重点实验中心;2009年评为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重点实验室,2010年评为校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并得到嘉奖。
实验团队由4名实验指导老师和3名专职实验带教老师,有博士、硕士、本科学历等人员组成,平均年龄40岁。其年龄、职称、学历等结构方面有了比较合理的发展,为教学质量的提高及中心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
中心承担实验教学及教师和研究生的科研课题任务。面向5个专业开出实验实训项目18项。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开设蒙医疗术实验,将综合性实验引进教学,应用现代科技手段和实验方法揭示蒙医针灸疗术的作用和机理。实现了传统疗术与现代技术的相结合,也是蒙医传统疗术学从“经验医学”向“实验医学”迈进的重要标志。
在科研与高新技术运用方面,注重科研和教学紧密结合,运用现代科技技术结合蒙医传统疗术理论,相继合作研发了蒙医疗术温针仪、蒙医五疗灯、蒙医疗术尼如哈治疗仪、蒙医多媒体人体穴位模型、蒙医疗术脑震荡模拟人、蒙医脑震荡震疗仪及蒙医多媒体疗术铜人模型等7种实验仪器与教具模型。此举不仅改进了蒙医疗术实验手段也填补了蒙医传统疗术器械及操作手段的规范化、标准化的空白。
中心承担科研项目6项,其中有1项是国家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近五年实验中心老师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有18篇。
经过七年的建设,在实验队伍建设、实验教学改革及科学研究等方面已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和学科优势。并在全国高等蒙医药院校同类实验室中居领先地位并发挥较大影响,特别是为内蒙古的蒙医药学的健康发展、科学技术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