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美大学是福建省重点建设的九所高校之一,是一所以教学为主、以本科教育为主、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为主,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省属多科性大学。学校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重视实验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切实加强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业素养和实践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集美大学“水产科学与技术实验教学中心”前身为集美大学水产学院“水产基础实验室”, 2000年12月通过了福建省教育厅基础实验室合格评估。2003学院在原有实验室的基础上,整合全院所有相关专业实验室组建成综合型实验室,更名为“水产科学与技术实验教学中心”,实行校、院两级管理;2008年被评为福建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13年水产养殖学专业实验教学中心获得福建省“十二五”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项目立项。
按照学校“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和“面向世界、面向海峡西岸经济区、面向海洋”的办学定位,以及资源共享的大实验室平台建设,“水产科学与技术实验教学中心”整合水产学院各方面资源,已成为一个开放性实验室;中心建立了一系列严格而规范的质量管理规章制度,实行规范化的实验室平台管理,构建了科学合理、符合人才培养目标的实验教学体系。中心充分发挥水产学科优势,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形成了自己的三大特色:一是构建了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验教学体系;二是具有独特的地域和学科特色;三是实验教学具有强大的学科与科研支撑。
中心现有实验室面积8200平方米,包括基础教学、专业教学、学生课外科技创新、科研等平台,拥有水生生态室、病理切片室、透射电镜室、实验动物房、鱼类标本室、饲料实验室、营养实验室、水产增养殖实验室、生物技术与遗传育种实验室、环境水化学实验室、数码互动显微观察室,以及海洋动物馆、水产试验场等。
中心每年面向水产养殖学、动物科学、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动植物检疫四个本科专业开设25门实验课程,如基础生物技术实验、水产动物疾病学实验、动物疾病学实验、综合实验、普通动植物学实验、饲料检验、水生浮游与底栖生物实验、水环境化学实验等,共270多个实验项目;同时还为本科生、研究生开展科技创新、毕业论文等活动提供良好的实验条件。
中心现有800元以上的教学仪器设备21065台件,总价值4700多万元,其中单价10万元以上的仪器65台件,总价值2000多万元,主要包括:透射电子显微镜、原子吸收光谱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荧光显微镜、总有机碳分析仪、荧光定量PCR仪、氨基酸分析仪、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蛋白核酸层析系统、遗传分析仪、蛋白纯化系统、多功能酶标仪、凯式定氮系统等一系列先进的分析测试仪器。
中心不断优化师资队伍结构,现有专任教师52人,实验技术人员12人,其中高职称比例为81.3%,高学历人员比例为82.8%,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1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6人、部省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名,已形成高职称、高学历、结构比较合理的师资队伍。
近3年来,中心共承担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科研项目37项,累计经费达4600多万元;发表sci收录学术论文60多篇;获得发明专利18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福建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举办国际国内学术会议6场。
经过多年的建设,水产养殖学专业成为国家级特色专业,2013年获得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立项,水产养殖学教学团队为省级教学团队。水产养殖学、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为首批校级“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生物学基础教学团队、海洋环境监测与管理教学团队、水产动物疾病防控技术教学团队为校级教学团队;“水产养殖学本科实践教学创新体系的建立和实践” 获福建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三年来,中心教师发表相关教学研究论文12篇;主编或参篇教材12部。
近3年来,我院学生创业大赛获得国家级铜奖1项、三等奖1项,省特等奖1项、省银奖3项、三等奖3项;第六届全国大中学生海洋知识竞赛——大学生团队组华南赛区复赛中,获得“团队三等奖”;学院本科生课外科技项目40项,在中心实验室完成率达100%;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省级19项,国家级10项;此外,中心每年还组织师生参加科技三下乡和社会实践活动、解剖技能大赛、水族箱造景设计大赛以及渔业文化节等活动;学生就业率每年都在90%左右。
经过教育部、农业部、福建省、厦门市持之以恒的大力支持和重点建设,经过中心全体教师的不懈努力,中心的实验教学和人才培养水平必将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必将为福建建设海洋强省和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