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概况
江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前身是创办于1951年的江西省第五医士学校。1953年改名为上饶卫生学校,1958年创办为上饶医学专科学校,1959年更名为赣东北医学院, 1978年经省政府批准成立江西医学院上饶分院,2013年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并报国家教育部备案,在江西医学院上饶分院的基础上设立江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学校位于赣、闽、浙、皖四省交界处,京福、沪昆高铁交汇点上的生态园林城市--江西省上饶市。学校有新老两个校区,新校区---三江校区,座落在美丽的丰溪河畔,老校区---水南校区,位于上饶的母亲河---信江南岸。新老校区均依山傍水,景色宜人。学校总占地面积近500亩,建筑面积21万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4200余万元,馆藏纸质图书32万册,电子图书100余万册,中外文期刊约450余种。
学校以普通专科教育为主,涵盖本(专)科成人教育、中职教育。现有在校全日制专科生6380人,生源来自全国27个省市区。开设了临床医学、护理、助产、药学、医疗美容技术、医学检验技术、药物制剂技术、医学影像技术、康复治疗技术、医学生物技术等专业。其中医学影像专业是江西省特色专业和卫生部华夏基金会资助专业。临床医学(全科医学)、助产和医学检验技术为江西省特色专业,护理(社区护理)是学校重点建设专业。学校医学检验和英语两个教学团队被评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同时,学校还是教育部、卫计委第一批“国家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院校。学校拥有3所附属医院、省内外45所临床教学医院、70所实习医院以及7个全科医学教学实训基地。
学校有专任教师204人,其中:博士4人,硕士75人;正高职称18人,副高职称49人;有省级高校教学名师2人,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17人,校级学科带头人24人。外聘专家、学者型教师83人。学校已为社会培养了5万余名毕业生,毕业生遍及全国各地。原国家卫生部部长、现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竺校友,原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所长、现任法国医学科学院外籍院士、法国国家技术科学院院士韩忠朝校友就是他们中杰出的代表。他们以良好的医德、精湛的医术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
系部介绍
一、 临床医学系
临床医学系是学校的骨干系部,在专业、课程、教材、师资队伍、实验中心和实习基地建设等诸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7000多名合格的医学专门人才。
系部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33人,其中硕士学历8人,正高职称4人,副高职称5人,中级职称14人。教师队伍整体素质高,有省级教学名师、省级骨干教师多人,成为保障专业教学和学科发展的中坚力量。
系部下设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中医、预防医学、五官科及全科医学教研室、临床技能中心。各教研室均配备了设备齐全的实验室,仪器设备总值达680余万元。
临床医学系下设临床医学、临床医学(全科医学)、康复治疗技术三个专业。
临床医学
培养目标与专业特色:本专业是我校的重点专业和长线专业。主要培养学生掌握临床医学方面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以治疗常见病、多发病为主,集医疗、预防、保健、医学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医疗卫生人才。专科毕业1年后可参加全国统一组织的执业助理医师考试。
主干课程: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药理学、病理学、预防医学、免疫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中医学等。
就业方向:各县(市、区)、乡级医院,民营医院或其他医疗机构从事临床科室或辅助科室的临床工作。
临床医学(全科医学)
培养目标与专业特色:本专业是在原卫生部部长、现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我校77级校友陈竺的亲自指示、关怀和支持下于2008年创办的,现为江西省特色专业。该专业被列为国家“3+2”卓越医生培养教育计划试点项目和江西省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培养立足于广大农村和城镇社区的专科层次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基层实用型医疗卫生人才。专科毕业1年后可参加全国统一组织的执业助理医师考试。
主干课程: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药理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急救医学、社区常用预防技术、社区保健与康复等。
就业方向:全国县(市、区)及乡级医院、民营医院、城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医疗机构从事全科医疗及临床医疗工作。
康复治疗技术
培养目标与专业特色:本专业主要培养具备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中医学、康复医学等系统理论、知识和技能,熟练掌握康复治疗技术技能。胜任临床PT(物理治疗)师、OT(作业治疗)师、言语治疗师、传统康复治疗师等岗位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在校期间通过培训可获得国家劳动部门颁发的高级理疗师、推拿师、按摩师等证书。
主干课程:人体结构学、人体机能学、诊断学基础、临床医学概要、康复评定技术、运动疗法技术、物理因子治疗技术、作业疗法治疗技术、中国传统康复技术、常见疾病康复、康复心理学等。
就业方向:各级各类医疗康复机构、疗养院、社区医疗康复站、社会各类康复中心、民政系统社会福利院、养老服务机构、各级残联、运动队、康复医疗器械公司等康复治疗技术和康复管理岗位。
二、护理系
我校护理系具有60多年的办学历史,是江西省最早开设该专业的学校之一。护理专业是学校重点建设专业,助产专业是江西省高校特色专业。
护理系拥有一个教学经验丰富、具有高学术水平及科研能力的教学团队。现有专任教师31人,其中硕士(包括在读硕士)10人;高级职称7人;江西省中青年骨干教师2人,学科带头人3人,“双师型”教师比例达100%。
近3年来,护理系教师在教学、科研等方面取得较大成就。主持、参与省厅级科研、教研课题10项,主编、参编全国行业规划教材40余部,多人荣获省、市级荣誉称号。2012年,护理系被评为上饶市“五一巾帼文明岗”。
护理系技能实训中心为省级重点护理实训基地,获中央财政和华夏基金资助扶持,总投资500多万元,建筑面积3690平方米,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实践操作平台。同时,建有包括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等89家校外教学、实习基地,为学生毕业实习与就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近三年我系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95%以上,护士执业考试通过率达97%以上,受到用人单位和社会的普遍欢迎和好评。
护理系下设护理、助产两个专业。
护理
培养目标与专业特色:本专业为我校重点专业,主要培养能掌握护理职业岗位所需的基础知识及技能,具备较强的护理、社区护理等岗位的实际工作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人文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技能型护理人才。毕业当年可参加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我校本专业的近年通过率均在97%以上。
主干课程:基础护理学、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护理管理学、护理伦理学、护理心理学、临床营养学等。
就业方向:该专业为国家紧缺人才专业,其就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历年来我校护理毕业生均供不应求。主要在各级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从事临床护理、社区护理、卫生保健服务、康复护理、老年护理、精神护理和护理管理等工作。
助产
培养目标与专业特色:本专业为江西省高校特色专业。主要培养能掌握助产及护理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从事临床助产及母婴保健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高技能型助产专业人才。毕业当年可参加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我校本专业的近年通过率均在98%以上。
主干课程:基础护理学、高级助产学、妇科护理学、医学伦理学、组织胚胎学、医学遗传与优生、妇婴保健、病理学、药理学、护理心理学、内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急救医学等。
就业方向:该专业为国家紧缺人才专业,历年来我校助产专业毕业生均供不应求。主要在各级各类医院、城乡社区、计生服务站、妇幼保健机构等从事临床助产、母婴保健、康复保健等工作。
三、医学影像系
医学影像系影像专业始建于1978年,为学校重点建设专业,江西省特色专业及省级创新人才培养实验区。
医学影像系下设有影像技术、影像诊断、电工电子技术3个教研室及医学影像技能实训中心。
医学影像系拥有一支教学经验丰富、临床技能扎实、科研能力较强的优秀教学团队。现有专兼职教师27人,包括专职教师14人、兼职教师12人、名誉教授2人、客座教授2人,其年龄、职称结构合理,突出“双师”。完成省级精品课程1门。承担省、部级教研课题9项,其中荣获全国卫生发展基金项目一等奖1项,其他获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主编、参编全国规划教材6部,其他专著15部。
医学影像系始终坚持工学结合的棋牌网页游戏平台 理念,注重临床实践教学,围绕人才培养质量,保持和发展专业特色和优势,努力打造国家级品牌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较高,近三年来就业率均在98%以上。
医学影像系下设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医学影像技术、医学影像技术(放射治疗)三个专业。
临床医学(医学影像)
培养目标与专业特色:本专业为卫生部华夏基金资助专业,江西省特色专业。主要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职业能力的熟练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现代医学影像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及能力,能够在医疗卫生单位从事医疗、医学影像诊断、介入放射学和医学成像技术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专科毕业1年后可参加全国统一组织的执业助理医师考试。
主干课程:人体解剖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医学影像诊断、超声诊断、医学影像检查技术、核医学与放射治疗、医学影像设备原理及构造等。
就业方向: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从事临床,X线、CT、磁共振、超声等影像诊断以及相应的影像操作技术工作。
医学影像技术
培养目标与专业特色:本专业为卫生部华夏基金资助专业,江西省特色专业,全省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主要培养掌握医学影像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备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从事X线摄影、计算机体层、磁共振、超声、核医学检查及影像设备经营、管理和维护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毕业1年后可参加全国统一组织的放射技师考试。
主干课程:人体解剖学、医用电子电工学、放射物理与防护学、临床学概论、医学影像设备原理及构造、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医学影像诊断、超声诊断技术、核医学与放射治疗技术等。
就业方向:主要面向各级医疗与预防机构从事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包括常规放射学、CT、核磁共振、DSA、超声学、核医学等)的操作工作。经过岗位培训,也可从事放射治疗技术以及医学影像设备经营、管理岗位工作。
医学影像技术(放射治疗)
培养目标与专业特色:本专业是我校与上饶市人民医院(附属医院)、江西省肿瘤医院放疗科合作创办的专业,采取“1+1+1”的培养模式。主要培养掌握放射治疗技术专业岗位所需要的专业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熟悉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基本知识与操作技能,具备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的高素质技能人才。毕业1年后可参加全国统一组织的放射技师考试。
主干课程:人体解剖学、放射生物学、临床医学概要、肿瘤学基础、放射治疗物理学、肿瘤放射治疗、放射治疗技术学、医学影像设备原理及构造、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医学影像诊断等。
就业方向:各级、各类医疗与预防机构的放疗中心或放疗科,从事放射治疗技术岗位工作,也可从事医学影像检查技术操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