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边大学电子通信教学实验中心前身是1990年3月在原延边大学物理系“电子技术实验室”、“自控原理实验室”和工学系“电工实验室”基础上组建的电子技术基础实验室。为了满足新增专业和外专业的实验要求2002年3月延边大学投入“211工程”资金300万元改建了原有的基础实验室,并增设了电子信息专业实验室和通信专业实验室。2003年通过了吉林省基础实验课教学实验室评估。2006至2010年12月学校又投入专项资金100万元改建了电子信息专业实验室,并增设了电子工艺实习基地。2010年8月把所有实验室整合为电子信息通信实验教学中心。自2011年申报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以来,先后投入了420多万元购买及更新了现有的设备,增设了仿真实验室和创新实验室,重点充实了本科实验教学。
中心现有实验教师(含专、兼职)28人,其中实验技术人员6人,教授6人,副教授13人,具有博士学位的10人,硕士学位的11人。在实验教师队伍中,高级职称人员比例为67.8%,博士比例为35.7%,硕士比例为39.3%,实验中心以年富力强的中年教职员为骨干,已经形成了一个年龄结构合理,职称结构合理,学历结构合理并具有丰富实验教学、理论教学经验和实际科研能力的基础教学团队。
实验中心位于工学院大楼内,实验室总面积819平方米,拥有12个实验间、4个电子通信基础实验室、1个电子信息专业实验室、1个通信专业实验室、2个电子工艺实习基地,1个EDA实验室及3个创新实验室。现有实验仪器设备1749余台件,固定资产总值达865万元。中心的实验条件良好,设备保养和维护到位,能够满足本科教学的基本任务,并且通过综合设计性实验的教学,为培养创新型电子通信方面的人才开创了足够的空间和坚实的平台。
建设目标:
1.建立起一支年龄、职称、学历结构合理的实验教学队伍,培养一批实验课教学的骨干教师。
2.冲击省厅级以上科研项目。争取立项达到15项左右,教师参与面达90%以上;中心人员发表学术论文达到每年国内外核心期刊3-5篇。
3.鼓励中心人员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并结合实验教学进行研究,申报有关课题。
保障措施
1.鼓励中心的青年教师和专业技术人员报考硕、博士研究生;
2.鼓励中心人员离职进修、做访问学者;
3.组织中心人员参加校本、系本培训,在职学习提高;
4.引进具有科研背景和较强科研能力的硕士、博士充实中心人员队伍,以此提升中心的科研水平;
5.坚持青年教师导师制,采取固定联系与机动联系相结合的方式,根据青年教师的教学及科研的具体情况,指定导师,具体指导;
6.中心为外出学习,参加学术交流活动提供经费支持,使更多的人员能及时了解各领域的研究前沿,多与外界同行交流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