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邵阳学院简介
邵阳学院创建于1958年,是经教育部批准的具有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资格的省属多科性本科院校,是“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学校现有李子园、七里坪两个教学校区,校园占地面积1796亩;校舍面积51.82万平方米;固定资产7.27亿元,教学仪器设备原值1.11亿元;馆藏图书125.9万册,电子图书47万册,中外文期刊1108种,学术专业数据库27个;有教育部第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教育部地方高校第一批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级“十二五”重点建设学科4个,省级重点专业3个,省级特色专业8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省重点实验室2个,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5个,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2个,省高校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1个,省级精品课程7门,省级优秀教学团队5个,校企共建的国家级技术中心1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5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省级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基地3个,省级大学生创新训练中心2个,省级优秀实习基地7个,各类研究所14个,各类实验室27个(其中省高校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示范实验室1个,省示范实践教学中心1个),教育实践生产基地144个,建有覆盖全校的高速校园网。
学校现有15个院系,有食品工程、机械工程2个硕士点。有57个本科专业,专业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艺术学十大学科门类,全日制在校研究生、本科生共18078人,面向29个省、市、自治区招生。
学校现有教职员工1189人,专任教师832人;有教授103人,副教授253人,博士69人,硕士560人,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专家9人。聘请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国杰教授为名誉院长、兼职教授,常年聘请多名外籍教师。近5年来,共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省部级等各类科研项目683项;获国家级和省部级等教学、科研成果奖145项;发表学术论文4000余篇,有329篇被国际三大权威索引收录;出版学术专著84部。
学校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我校魏源国际学院与英国安格利亚鲁斯金大学、密德萨斯大学、澳大利亚斯文本科技大学合作的国际教育项目广受赞誉。2012年,学校获得来华留学生招生资格。
近年来,学校被评为湖南省普通高校党建工作先进单位、湖南省文明高等学校等。
二、奖助政策
1、 “985”、“211”院校全日制应届本科毕业生第一志愿考取我校,初试总成绩高于国家A类分数线70分以上的可获“新生特别奖”,奖励金额5万元。
2、第一志愿考取我校的研究生,第一学年同时享受我校研究生新生奖学金和学业奖学金,共18000元/人;初试总成绩高于国家A类分数线30分以上的,21000元/人;初试总成绩高于国家A类分数线70分以上的或 “985”、“211”院校的全日制应届本科毕业生,25000元/人。调剂录取至我校的硕士研究生,按以上标准的70%发放。
3、第二、三学年100%的研究生可享受学业奖学金,其中20%的学生获一等学业奖学金12000元/人/年,50%的学生获二等学业奖学金10000元/人/年,30%的学生获三等学业奖学金9000元/人/年。
4、学校设立120万元研究生创新基金,100%的研究生可获得5000—10000元的科研经费。
5、100%的研究生可享受国家助学金,每月不低于600元/人。
6、可根据国家政策或相关规定申请国家奖学金,20000元/人/年。
7、学校设立助教、助研、助管“三助”岗位,并提供岗位津贴。研究生100%可以进入“三助”岗位,在校期间均可获得3000—8000元的岗位津贴。
8、凡来我校参加复试的考生免收复试费、住宿费和体检费,并凭票报销从考生就读学校或生源地来校参加复试的交通费(飞机票、火车软卧票、高铁商务座、特等座、一等座和长途的士票除外,回程车费来校报到时报销)。
9、学校鼓励并推荐研究生结合课题到校外培养基地带薪实习,由校外培养基地提供相应津贴(1000—3000元/月/人)。
10、研究生在校期间,获得的各类科研成果与学校教职工享受同等奖励政策。
11、优秀毕业生可留校工作,比例不低于30%。
三、培养方式及学习年限
1、采用“校企协同、项目承载”人才培养模式,学生主要在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中完成学业。
2、实行双导师负责制,双导师制是指1个校内导师、1个校外导师,校内导师主要负责研究生的业务指导和思想政治教育,校外导师参与实践过程、项目研究、产品开发、工程项目总结报告与论文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
3、学习年限一般为2.5年。完成规定学分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将获得全国统一印制的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