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绘兼容多画种
因地制宜画风百变
处女作受到肯定,让曹力尝到了墙绘创作带来的甜头。业余时间里,她也在一次次的实践中不断积累着自己的经验。
“找各种各样的机会去画。”曹力回忆,最初的那段时间里,她为学校的各种社团进行免费创作,根据不同社团、活动的要求去构思,在广场上画,在马路上画……内容从卡通人物到日本仕女,从花鸟鱼虫到潮流人物,从各式风景到各种文化,风格既有乡村田园又有古典、写意、抽象或先锋。
几个月后,在老师和朋友的推荐下,曹力接到的“活”越来越多。
“大部分都是一些咖啡店,火锅店或者西餐厅。”曹力介绍,油画、国画、写意、卡通、三维立体……多种绘画方式都可在墙绘上得以体现,自己会根据环境的不同和客户的需求,采用不同的画法。
曹力介绍,墙绘一般包括墙面处理、图案确定、调色、上色以及维护五道步骤。“一般的墙绘是在刷好的乳胶漆的墙面上直接作画。所以开始前首先要检查墙面的平整度,是否有脱落、起壳等现象存在。”提起墙绘的创作流程,曹力信手拈来,在进行基本的墙面处理后,就是要确定画什么,内容确定后,就是用粉笔在墙面上进行线条的勾勒,处理好画面轮廓,轮廓完成后,就是上色。
“上色并不是简单地拿刷子涂颜色,这是墙绘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画面的纵深感,视觉冲击力大多是靠上色来体现的。”曹力介绍,如今,不少具有3D效果的墙绘就是通过不同的颜料层次来完成的。上色结束后,还需要对细节进行“加工”。
“比如一些画面的纹路,或者一个人物的眼神等都需要精细的创作才能完成。”曹力对画面的表现力要求很高,而墙绘的创作是很难进行“修正”的,所以,这就需要前期很精细的布局和规划,以及创作过程中百分百的投入。
半年不到的时间里,曹力完成了数十幅作品,也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肯定。小巷中咖啡馆门前那片金黄的银杏林,日本料理店里楼梯入口处那个有着昭和情调的旧时仕女,又或者是车库卷帘门上那个俏皮可爱的卡通少女……曹力用画笔让一面面单调的墙面多了许多色彩和生机。
多团队合作
墙绘融入城市文明
工作量越来越大后,“敢于折腾”的曹力拉上自己的同学和两名学弟一起成立了自己的墙绘队伍,她给它起名“fighteam”,希望这是一支永远拼搏、奋斗的团队。
20岁的曹力成了这支队伍的leader,虽然自己还是个学生,可是她的肩上已经无形中多了许多压力。“我不想别人觉得这就是几个小孩子玩玩,我希望让大家知道,这是一份属于我们自己的事业。”女孩脸上透着一股坚毅,让人愿意去相信在这股年轻的力量推动下,他们最终会收获自己想要的成功。
作品越来越多后,曹力和小伙伴们也努力在创作中融入自己的想法。
如果你路过老街南门,相信你一定不曾错过那面带有剪纸风格的墙绘,那就是曹力和她的小伙伴们最得力的一份作品。不久前,他们参加了一场以“交通文明”为主题的墙绘比赛。泰州各大高校的学生以老街周围的墙面为“试卷”,任意进行创作。“我们四个人构思了好几天,最终决定通过剪纸的形式来表现,和老街的风格很贴切,画了一天一夜,最终才完成了这幅作品。”曹力告诉记者,自己印象最深的就是那个通宵未眠的夜晚,“拿着画笔,调着颜料,在那个长20米,高约4米的墙面在不停地画。”曹力也很奇怪,那一个晚上,大家没有一个人喊累,她记得更多的是那些交流讨论,还有那些笑闹的声音。“现在每次从那里经过,看到那面墙,还是很自豪,会不自觉地停下来看很久。”在女孩心里,这幅作品和比赛胜负再也没有关系,它是四个年轻人一辈子的记忆。
“泰州的银杏很多,所以在创作中,我常常会在画面中加几棵金黄的银杏,来凸显泰州元素。”曹力说,和起初“依葫芦画瓢”不同,现在,自己更希望融入更多自己的想法在创作中,“我希望让墙绘变成一种文化或者个性的载体,去表达我们对美、对艺术的理解。”对于未来,曹力已经有了初步规划,老家在南京的她决定留在泰州,“这几年的生活已经让我对泰州这座城市有了很深的感情,我希望毕业后,能在这里创业,当然也会坚持墙绘创作,我希望有一天,能做自己的品牌,让更多人在大街小巷看到我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