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原名“黑龙江大学俄语语言文学研究中心”,2000年9月入选第二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多年来,中心始终担负着国家重大课题的研究与攻关任务,主攻方向为理论语言学、应用语言学、俄罗斯文学、俄罗斯文化。理论语言学方向带头人张家骅教授享有很高的学术声誉,所著《俄罗斯语义学——理论与研究》入选首届《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郑述谱教授是词典学和术语学领域著名学者,主持完成的教育部重大项目成果开创了国内术语学研究的新局面;俄罗斯文学与文化方向带头人金亚娜教授获得俄罗斯文化部颁发的普希金奖章,主持完成的教育部重大项目成果使俄罗斯文学经典文化的阐释和研究得以深化。
在12年的建设中,中心已经具有十分雄厚,全国一流的科研力量,基地现有专兼职科研人员20人。其中,教授18人,副教授2人,教授比例达到90%;有博士学位者15人,博士后6人;50岁以下科研人员100%为博士。该团队中,国家级重点学科带头人3人,省级重点学科带头人和后备带头人2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博士生导师1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2人;黑龙江省优秀研究生导师1人;博士生导师团队被评为黑龙江省优秀研究生导师团队;教育部“新世纪优秀支持计划”2人,“龙江学者”特聘教授3人;“辞书事业终身成就奖”1人。在张家骅、郑述谱、金亚娜等学术带头人的引领下,在孙淑芳、黄忠廉、李洪儒、郑永旺、彭玉海等中坚力量的不断努力下,中心学术特色日益凸显,成绩卓著。2009年至2012年6月,中心共承担国家级和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54项、出版学术著作59部、发表论文150篇、获得各类科研奖励51项,很多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成果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影响;举办国际、国内重大学术会议9次,参加国际与国内学术交流89次,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开展学术交流29次;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博士后科研人员500余人。
基地设有理论语言学研究所、中国术语学研究所、辞书研究所、俄罗斯文学研究所、翻译科学研究所、语言哲学研究所、俄罗斯文化研究所和图书资料中心。定期出版基地刊物《外语学刊》和《俄罗斯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电子期刊,不定期出版基地集刊《俄语语言文学研究》和《俄罗斯文学与文化研究》,定期出版《工作简报》和《成果简报》;建有独立域名的专业网站。
中心以服务国家发展战略为宗旨,创新发展思路,围绕主攻方向,瞄准国家发展战略和学科发展前沿问题,注重内涵建设,承担高、精、尖研究项目,产出原创性、标志性重大研究成果,使其真正成为本学科国家级思想库和咨询服务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