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外国语职业学院成立于2005年,是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职院校。学院坐落于以“日出初光先照”而得名、以“蓝天、碧海、金沙滩”而闻名、以姜子牙、刘勰、王献唐等而盛名的魅力宜居海滨城市日照市。世界著名物理学家、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丁肇中教授为学院名誉院长。
自办学以来,学院坚持依法办学、规范办学、诚信办学,不断完善办学条件,增强办学实力,提高办学水平,积极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经过十余年的建设与发展,学院办学特色日益彰显,育人质量显著提高,服务能力不断增强。2009年12月,学院顺利通过山东省教育厅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被授予“山东省重点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基地”“山东省跨境电商实训基地”“日照市外向型经济发展研究基地”,与山东省中小企业局共建“山东省创业创新学院”。荣获“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学管理先进集体”“山东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山东省艺术教育特色学校”“山东省体育工作特色学校”“山东省花园式单位”“日照市治安管理先进单位”等100余项荣誉。学院的发展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与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怀和支持,全国人大、全国政协、团中央、民进中央、教育部、外交部,山东省委、省政府、省政协、民进山东省委、高校工委、教育厅、商务厅领导先后来学院检查指导。
目前,学院占地1007.1亩,校舍总建筑面积35.04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6815.98万元,图书馆馆藏图书112万册,电子图书120万册;建有105个实验实训室,262家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覆盖所开设的全部专业,可以满足学生实习实训需要。其中“企业模拟经营实训中心”被教育部高职高专工商管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授予“经济管理示范实训中心”。“万国语境园”“世界文化长廊”等实训室,融多国建筑风格和文化特色,集情景教学、文化体验、活动开展、成果展览于一体,功能完善,规模宏大。同声传译实训室配备先进的NewClass-DL960同声传译训练系统,可进行12种语言的传译实训,集专业外语教学与训练、同传会议、考试及系统管理等功能于一体;持续推进智慧校园建设,建成基于万兆骨干的校园网、无缝覆盖的WIFI网络,不断提升教育与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学院现设有外语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国际商学院、信息工程学院、航空旅游学院、国际交流学院、金融学院等7个二级学院和1个公共教学部,开设41个高职专业,在校生10536人。其中,开设英语、德语、俄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日语、韩语、泰语等9个外语语种课程。经过多年发展,学院已构建起以外经贸类专业为龙头、以应用外语类专业为依托、以管理和涉外服务类专业为两翼、以信息技术类专业为支撑的专业建设格局。建有省级品牌专业群1个,省级特色专业4个,省级精品课程10门,省级成人高等教育特色课程3门;学院参与教育部高职高专教学资源库课程2项。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625人,其中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及以上的教师202人,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311人,“双师型”教师258人,来自行业、企业的兼职教师168人,外籍教师21人。学院拥有一批教学名师、学术技术带头人和行业知名专家。其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和全国优秀教师4人,省级教学名师和优秀教师3人,省级教学团队3个。学院非常重视师资培养,充分利用省培、国培等各类资源的同时,积极组织教师赴境内外高校或科研机构进修、交流,有计划选派骨干教师赴台湾龙华科技大学等高校开展师资培训、教学资源共享等合作,取得良好效果。
学院始终坚持“质量立校、特色发展、开拓创新、服务社会”的办学思路,遵循“道德为本、能力至上、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人才培养理念,按照“1+4+1”的人才培养规格要求(即一身正气,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人文素质;具备外语听说、中文写作、信息技术应用、人际沟通四项通用能力;掌握一项熟练的职业技能),形成了“精讲多练、学用结合”教学模式,构建了“四位一体”育人体系(思政育人、文化育人、专业育人、实践育人),育人质量不断提高,涌现出连续两次潜入河底救人的唐志伟、首批进入地震灾区参与救援的刘雨瑶、身残志坚自强不息的党国路等一大批优秀学生,唐志伟还荣获“日照市十大年度人物”提名奖。学院成为全国商科教育课证赛融合人才培养模式试点院校,学生核心职业资格证书获取率达到90%以上,近五年有1069人次在省级及以上技能大赛中获奖。其中,获国家级特等奖和一等奖91人次,获省级特等奖和一等奖145人次。
学院高度重视“特色”文化建设。打造生态校园,促进自然景观与人文精神有机融合,学院被山东省、日照市分别授予“花园式单位”称号;将外语教学融入职业背景,实施“外语+职业、专业+外语”的人才培养模式;学生餐厅、教室、实验实训室、图书馆等场所的环境设计外语特色鲜明,持续开展千人晨读活动及外语文化进公寓、进社团、进班级等活动,形成了“处处是外语、人人学外语、时时用外语”的文化氛围,营造了良好的学风、校风。
学院深入贯彻“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模式,校企对接,工学交替,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构建“校中企企中校”的校企合作格局,通过注册成立校内公司(山东众生数据技术有限公司、山东沃索思信息工程有限公司、日照学海国际旅行社等)、引企入校(湖南青苹果数据中心等)、校企合作共建实习实训基地、订单式培养等四种方式,形成了每个专业至少有2-3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每个学科门类至少有1个对口紧密的行业或企业的校企合作格局,将人才培养过程与企业生产流程相融合,实现了企业有课堂、实训有平台、技术有指导、能力有考核,形成了“产学研一体化”“教学做一体化”“校企一体、产教融合”的协同创新、互惠多赢的良好局面,学生在真实的企业环境中边学习边实践,达到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同步提高。牵头组建日照市商贸、现代物流、信息技术等职教集团,打造以国际经济与贸易、报关、物流、电子商务等专业为主体的经贸专业群,搭建实训平台,积极推进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开展订单式培养,开设华信班、北京通航班、舜和班等“名企定向班”,推动与阿里学院、大连期货交易所、浙江阿曼达国际集团合作建设创业基地,增强学生创业就业竞争力。多措并举,近三年学院一次就业率均达到95%以上。
学院大力实施国际化办学战略,不断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形成了“三引三送”的国际化办学之路,即引进国际先进办学理念、引进国外教师教材等优质资源、引进国外留学生,送学生国外留学、送学生国外就业、送教师国外进修。与65所海外高校结为姊妹学校,与韩国仁德大学共同发起成立“AU+亚洲大学联盟”,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学校的交流,大大提升了国际化办学水平。
学院始终坚持教育公益行原则,奉行非营利性办学,努力提高服务社会能力。在山东省民办高校中成立了首家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发挥“山东省重点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基地”优势,向社会输送服务外包人才4000余人,为山东省旅游局、日照市招商局、日照市检验检疫局、日照港务集团、日照五征集团、山东华信工贸有限公司、锦湖金马工业等各类企事业单位提供培训、翻译、技术服务,为日照市委市政府出国访问提供翻译服务。近五年为中国水运会、中国航海日论坛、第三届中国—中亚合作论坛、日照创建全国文明城市、2016唐山世界园艺博览会等重大活动提供志愿服务8500余人次。
千帆竞发显雄心,凝心聚力展壮猷。当前,在日照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随着日照突出“蓝黄”引领、融入“一带一路”,实施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学院正在继续以改革为动力,以提高办学质量和水平为中心,抢抓机遇,开拓进取,立足日照,服务山东,面向全国,主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突出外经外贸特色,努力创建国内有一定影响力和知名度的特色鲜明的全日制应用型院校,大力培养政治素质和思想品德好、具有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理论功底扎实,实践能力、就业创业能力强,适应开放型经济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为实现日照“十三五”宏伟蓝图做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