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30日上午9点30分,香港回归20周年阅兵仪式上,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学生胡桐昂作为一名驻港部门战士,和战友们昂首挺胸站在一起,岿然不动,目光炯炯,注视着那辆缓缓驶来的红旗检阅车。“同志们好!”,亲切而熟悉的声音传来,这一刻,胡桐昂心跳加速,热血沸腾,觉得特别神圣,特别光荣。
本学期开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毕业班突然来了一名“新同学”。他皮肤黝黑,身形精壮,据说是一名从驻港部队退伍回校的学长。我们怀着好奇的心,采访了这位刚刚参加完庆祝香港回归20周年阅兵仪式的光荣学长。
参军是为了找寻生活的目标
2015年春天,胡桐昂大二,再过半年他将进入毕业季。可这个时候,胡桐昂犹如没有终点的海上孤舟,不能任由它翻覆,却又不知将来怎么办。幻想中“多姿多彩大学生活”在第一年时就体验完毕,摆在眼前的日子失去了目标,与胡桐昂的想象彻底脱离。
懒散的性格,没有兴趣爱好,专业学习遭遇瓶颈,21岁的胡桐昂遇到了青春期的迷茫,始终找不到自己努力的方向。他觉得,如果缺少对生活的热情,这样继续下去,也许就是用随便的态度度过随便的校园生活,然后找一份随便的工作了此一生。这个时候,好友过来问他:“你要不要参军?”
他没有太多犹豫就点了点头,心想,或许这能帮助自己找到生活的目标。
回忆起当初的决定,胡桐昂也承认“是有点草率。”,一股热血冲上头的他做出参军的决定,并没有获得家人的支持。
“他们觉得我性子不适合军队,可我瞒着他们报了名。”说到这里时,胡桐昂似乎有些不好意思。
就像是青春期的固执,越不被看好,越想努力证明,家人的反对反而越发坚定胡桐昂要去参军的决心。直至入伍通知下来时,家人才知道他将成为一名驻港部队战士。
“我参军之前得过且过,玩好自己每一天,没什么向往,也没有什么目标,更没有为自己打算。但是在部队,每次训练后都会思考自己的未来,慢慢学会考虑非常多的东西。”
两年过去了,对于瞒着家人报名参军这件事,胡桐昂的家人已经释怀了,如今他们都觉得胡桐昂在为人处世上有了很大的改变,变得成熟了,懂事了。
当兵要学的第一课是责任
“在这两年的军营生活中我学会了一个词叫责任。”
2015年的9月22日,胡桐昂正式入伍,与他同行的还有119名入伍新兵。此后两年,他服役于驻港部队海军。
在部队里,他主要从事的是摄影摄像及新闻报道等工作,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还是与所学的专业内容相关。”比起学校,部队让胡桐昂性子里的刚烈的一面释放了出来。晨起日暮,和战友们每天在一起训练,胡桐昂觉得很辛苦,但也很有激情,每天都告诉自己绝不能落后。军营里虽然没有老师,但每一个老兵都是他学习的榜样,他把他们都当成是自己的老师。
他还记得,在2016年刚分配到新单位时,有一名服役了16年的老班长,因训练量较大导致腰椎、膝关节等地方磨损严重,在广州军区总医院进行手术治疗后,必须卧床休息半年。可是在手术后的第二个月,因工作缘故,老班长二话不说,拄着拐杖就回部队了。
恰好是夏天,老班长每天加班至凌晨四点,完全不像个需要休养的病人,连正常的休息也没有,哪怕妻儿前来劝他回家,他也固执地拒绝了,全身心投入进工作里。
他就是从这些老兵身上慢慢明白,什么叫做军人的责任。
2016年,胡同昂晋升为班长,负责管理13名新兵的日常生活,吃喝拉撒都要操心、他们身体不舒服还要带他们去看医生。“就是他们任何事情都操心,就是你要对别人负责。”
他暗下决心一定要站在阅兵队伍里
2017年6月30日,庆祝香港回归20周年的阅兵式在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石岗营区进行。
胡桐昂正是这批受检部队中的一员。
但这件非常光荣的事情,在最初给了胡桐昂一个难以跨越的大门槛。
每一名驻港部队的战士都想参加香港回归20周年阅兵式,胡桐昂十分渴望成为一名受阅的士兵,可是他不敢,因为他身高体型都不符合阅兵队伍的严格要求。
阅兵选拔的要求是身高要在175厘米,体重135-150斤之间。非常不巧的是,胡桐昂身高174厘米,并没有达到阅兵式的最佳标准。自尊心和渴望一起煎熬着胡桐昂,让他徘徊犹豫:身高不够,到底能不能通过考核?
眼看着阅兵选拔的报名人数已经快2000名了,而他能参加的方阵只需要20人,如果他去了被淘汰的可能性是很大的。胡桐昂的领导知道了他的想法,鼓励他:“不要害怕嘲笑,去参加就是勇气。就算被淘汰,你也是一名勇敢的军人。”
深受鼓舞的胡桐昂毅然前往初试,选拔人员的军官告诉他,只要军姿合格,就能参加选拔。此时,他暗下决心一定要站在阅兵队伍里。
在2000人选拔队伍中披荆斩棘,胡桐昂最终成为了那幸运的20人之一。接下来等待他的阅兵训练,则更加严酷。
六月的香港,天气已经很炎热了。
阅兵的地点在香港的石岗军营,为了加强对热度的适应,负责指挥训练的方队长告知胡桐昂等人,从中午一点也就是阳光最强烈的时候开始,站两个小时的军姿。其实入军营后,胡桐昂站军姿站过最长时间只有一个小时。
中午一点的石岗军营太阳又太毒辣,刚开始站不到十分钟,胡桐昂脸上的汗水就不停地滑落。过了半个小时,他也不知道有没有汗水流下来,因为已经没知觉了。
可所有人都在坚持,哪怕身体已经开始摇晃也没有一个人出声,没有一个人退出。
胡桐昂记得那一天地面温度已经高达50摄氏度,站了快两小时的战友们终于听到方队长说“符合国家训练标准了”,所有人都忘记了辛苦,将水手帽脱下抛向空中,欢呼雀跃。
两个月的严格训练,胡桐昂和战友们已经做好了准备,翘首以待的那一天终于到了。
2017年6月30日上午9点30分,香港回归20周年阅兵仪式上,胡桐昂和战友们昂首挺胸站在一起,岿然不动,目光炯炯,注视着那辆缓缓驶来的红旗检阅车。“同志们好!”,亲切而熟悉的声音传来,这一刻,胡桐昂心跳加速,热血沸腾,觉得特别神圣,特别光荣。
带着目标回到校园
2017年9月,胡桐昂退伍,回到了阔别两年的校园。
也许是因为两年的军营封闭生活,让胡桐昂的心态有些转变。严苛的纪律、固定的活动范围让刚退伍的胡桐昂多少有些不适应,刚脱下军装,他连穿衣打扮都不习惯。
而他的新同学,大多数都是97、98年出生的人,94年的他面对新同学,已不仅仅是年龄的差距,更有阅历的差距。
谈到未来的打算时,胡桐昂毫不犹豫对我们说:“先拿到毕业证,再去考军官,最后回部队。”
语气之笃定让我们很难想象,过去那个得过且过没有目标的他究竟是什么模样。不过,现在这个更好的他是所有人都乐见的。
最后,我们问他:“如果有学弟学妹想和你一样参军入伍,你有什么建议?”
“不管是否去参军,一定要有自己的目标,要先学会对自己负责,只有这样才能对别人负责,对国家负责。”胡桐昂说这句话时,眼神透着坚定。这一刻,我们深信,他已经成为了一名真正的男子汉。(通讯员:张慧俊 彭珍 龙芳敏 冯嘟嘟 宁琼霞 周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