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总体介绍
湖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创业与就业研究中心,中心创办于2003年7月,2011年为凸显本中心的“创业”特色,经邀请教育厅等权威专家召开更名论证会最后核准更名为“创业与就业研究中心”。本中心自建立以来,一直秉持“立足湖北省情,对湖北省的创业与就业的难点问题寻找个性化解决方案,为省委、省政府在创业与就业方面的宏观决策提供支持”的宗旨。
本中心以开放性的实证研究为特色,充分发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特有的经济学、法学和管理学三大学科高度交融的优势,借力各高校和政府部门的科研力量,目前已形成5个稳定的研究方向:(1)就业支出绩效评估的理论与方法研究;(2)农民就业相关问题研究;(3)大学生创业教育(KAB)研究;(4)大学全程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建设研究(5)劳工权益保障研究。
本中心设立的研究方向与湖北省当前创业就业领域的重大问题紧密契合,既有利于科研服务于社会,也有利于提高研究的典型性和实证性。
二、基地社会服务工作成果清单
1.《就业支出绩效评估研究》报告:依托于《就业支出绩效评估研究》课题,为财政部在全国进行就业支出绩效评估提供了系统的政策咨询报告,并将在全国逐步展开。
2.承接和完成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委托课题1:参加企业基本养老保险人员病退和退职待遇政策研究,并直接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提供政策咨询报告;
3.承接和完成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委托课题2:企业工伤1-4级人员的工伤或退休养老待遇政策研究,并直接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提供政策咨询报告;
4.承接和完成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委托课题3:参加企业基本养老保险人员非因公死亡后遗属待遇政策研究”,,并直接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提供政策咨询报告;
5.《农民工识别与抗风险能力评估》研究报告中的2项政策建议被湖北省人民政府咨询委员会采用,该报告为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研究》(批准号:06JZD0026)的阶段性成果,具体报告和应用证明见附件;
6.《返乡农民工创业研究——基于湖北省15县、67名返乡创业者的跟踪调查》研究报告中的2项政策建议被湖北省人民政府咨询委员会采用,该报告为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研究》(批准号:06JZD0026)的阶段性成果,具体报告和应用证明见附件;
7.《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政策“自选包”的设计》研究报告中的3项建议被湖北省人民政府咨询委员会采用,该报告为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招标项目《社会安全应急机制建立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批准号:05JJD840145)的阶段性成果,具体报告和应用证明见附件;
8.《市场机制组建医疗集团,整合城乡医疗资源》研究报告中的2项建议被湖北省人民政府咨询委员会采用,该报告为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招标项目《社会安全应急机制建立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批准号:05JJD840145)的阶段性成果,具体报告和应用证明见附件;
9.《我国农村空巢老人养老支持系统构架研究》研究报告中的2项建议被湖北省人民政府咨询委员会采用,该报告为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招标项目《社会安全应急机制建立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批准号:05JJD840145)的阶段性成果,具体报告和应用证明见附件;
10.《农民工劳动权益保障政策研究调查报告—以湖北省为例》研究报告中的2项建议被湖北省人民政府咨询委员会采用,该报告为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招标项目《社会安全应急机制建立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批准号:05JJD840145)的阶段性成果,具体报告和应用证明见附件;
11.《社会风险:农民工识别与抗风险能力评估》研究报告中的2项建议被湖北省人民政府咨询委员会采用,该报告为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招标项目《社会安全应急机制建立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批准号:05JJD840145)的阶段性成果,具体报告和应用证明见附件。
12.另有5份研究报告获得湖北省各类部门采用,分别是:《统筹城乡就业 构建和谐湖北》(湖北省人民政府咨询委员会)、《湖北省农村社会保障发展的重点难点及对策》(湖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医疗保险费用约束机制创新与参数化监管》(湖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失地农民征地补偿与社会保障政策的比较与借鉴》(湖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农村医疗保险研究》(湖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