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课程中的重点,即教材中学生必须要掌握的核心知识点;而教学难点,即教材中学生很难掌握、很难接受的部分。教学重难点一般都是以两种形态呈现:静态重难点与动态重难点。前者是从学科知识体系角度来确定的,旨在突出教学重难点在章节知识体系框架中的作用;而后者是从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确定的,比较遵循因人而异的原则。突破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重难点的策略有很多,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了以下几种方式。
一、巧设板书,明确重难点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内容多,课时少,需要老师把握好课堂的每一分钟。老师可以巧用板书的形式来帮助学生把握学习的重难点,这样才能够更具针对性的去突破难点,关键是板书的直观性,能引导学生进行知识再现促进学生更好的理解。因此,老师要多花精力来设计板书,以知识发生发展的轨迹为核心,利用直线、箭头等明确的符号来确定路线,排列好各知识要点,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展示出来,设计好推理过程。此外,板书具有引导学生学习的作用,老师要控制好板书的字数,但必须凸显纲目间的从属、包容、并列、因果、递进关系;将教学的思路清晰的展示出来,给予学生多角度、多层次掌握知识的机会,这不仅能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巧设提问,提升学生理解重难点能力
对于一些抽象性较强的概念,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老师要善用化零为整的方式,巧用提问教学手段,将多个知识点化解成为若干个小知识点,这样才能以层层递进的方式来教学,给予学生思维的空间,有效提升学生理解重难点的能力。突破教学重难点需要采取循循渐进的原则,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调整教学进度,重难点知识点要放慢速度,简单知识点可以一笔带过,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学生知识内化的目的。同时,课中要精心设计一些巩固性练习,及时反馈讲评,确保教学更加高效的进行。
三、构建知识体系,培养思维习惯,真正把握重难点
思想政治课程是逻辑性非常强的课程,它可以分为隐性的生活逻辑和显性的理论体系。而教学的重难点一般会处于动态之中,如果学生上节课的重难点没有理解透彻,那么下节课的重难点根本无法理解。这就需要老师有意识的将每节课的知识点构建起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然后教给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的方式,比如:归纳法、演绎法,快速找到新旧知识间的连接点,让学生在原有知识背景和经验系统中找出合适的位置,内化到自己的知识结构中。
此外,学习完每单元之后,老师要引导学生多看课本,并参考老师之前设计的板书,快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并利用不同颜色的笔将重难点知识记录下来,确保不会出现遗漏的情况。相信通过学生长期的认真梳理过程,能够逐渐的掌握知识体系中的重难点知识,逐渐达到突破学习重难点的最终教学目的。(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回民中学 谢晓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