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理工大学(原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是1958年由中国科学院创办的一所理工科高等院校。著名科学家、两院院士王大珩教授为学校主要创始人、第一任院长,现任名誉校长。
长春理工大学是国内首批设立光学技术类专业的学校之一,建校初成立了光学精密机械仪器系,先后设置了光学仪器、应用光学和光学工艺等专业。1984年10月重新确定为光学仪器和光学工艺与测试专业。随之成立了物理光学、应用光学、光学设计、光学测量、光学加工、光学刻划、镀膜、测试技术等实验室。为了进一步改革教学体系和课程体系,加强实验教学,突出学科优势,建立有利于培养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实验教学体系,本着“集中建设、资源共享”的原则,1997年将原有实验室整合为“光学仪器与检测技术专业”综合实验室,2003年正式成立了长春理工大学光电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实验教学中心依托光学工程和仪器科学与技术两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光学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光学工程国家级重点学科、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吉林省重点学科,下设四个分中心,一个创新基地;工程光学基础实验分中心;光学设计、制造与测试实验分中心;精密仪器基础实验分中心;光电测试技术实验分中心;光电仪器创新实验基地,共计33个实验室。
中心成立后,得到学校重点建设投入、“中央与地方共建光电测控与光学先进制造技术实验室经费”、“日行贷款”等项目支持,并将实验教学中心搬迁到新的实验教学楼。现在实验室实际使用面积已达到8240平方米,实验设备总值达到6500余万元。目前,各类专业实验教学教师(专职)共计72人,其中教授17人,博士生导师12人,副教授13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2人,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37人;在读博士23人,35岁以下青年教师均具有硕士学位以上学历,实验技术人员4人。
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光电工程实验教学中心的影响力逐步增强,服务范围日益扩大。展望未来,中心将继续坚持“厚基础、宽口径、强实践、重应用”的培养目标,坚持“知识、能力、思维、素质协调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培养为基础,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学习国内同行的教学研究成果,立足我校光电特色,进一步深化实验教学体系改革,探索、优化、完善实验课程体系,构建适合学生探索精神、科学思维、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培养的实验内容;进一步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加强信息化、网络化教学平台建设,扩大资源共享;进一步加强与国内外一流大学的交流与合作,借鉴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使我校光学工程实验教学的思想和内容达到省内领先、国内先进水平,为光学工程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提供示范,为我国光学工程领域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