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真实验教学是学生了解现场设备结构、系统构成,掌握电力生产过程实际运行操作的重要教学途径和手段。现代化发电和电网企业的特点:一方面是现场设备参数高,异常故障无法复制,运行和操作过程存在很高的危险性,学生无法去现场进行实际操作训练;另一方面是现场设备体积庞大,系统结构复杂,投资巨大,无法让学生在校通过实际设备进行运行操作实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就是依托虚拟现实、多媒体、人机交互、数据库和网络通讯等技术,构建高度仿真电力生产与传输的虚拟实验环境和实验对象,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开展实验,达到教学大纲所要求的教学效果。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是我校信息化建设和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我校能源、电气等学科专业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产物,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对我校实践教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东北电力大学电力运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以下简称“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是学校国家级电气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吉林省能源电力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成立于2006年3月,总面积2160平方米,实验仪器资产达1400万元。现有微型火力发电厂1个,电力生产动态演示模型室2个和电力运行虚拟仿真室6个。中心拥有大型虚拟仿真软件13套,其中火电类机组仿真软件9套,涵盖了从亚临界到超超临界的国内所有典型机组;电网调度、变电站仿真软件3套,能详细模拟35KV到500KV变电站从电能传输到分配的全过程;1000MW核电机组仿真软件1套,可全面仿真核电厂电能生产的全过程。在此基础上,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还自主和合作开发了350MW超临界火电机组仿真系统等多套虚拟仿真软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最多可同时仿真300个单元机组或300个不同电压等级的变电站运行,是国内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电力运行虚拟仿真基地之一。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于2011年通过了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组织的“电力行业仿真培训基地(火电类)”评估,具有颁发电力行业认可的“电力行业仿真培训证书”资质。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承担我校涉“电”专业(电气工程及自动化、能源与动力工程、核工程与核技术、火电厂集控运行、建筑环境与设备、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供用电技术、高压输配电、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2个本、专科专业学生的实验、实习教学,是涉“电”专业学生由基本认知到掌握现场实际运行的主要校内实验实践基地,是我校“一实两创”特色人才培养发展战略的重要实践场所。“中心”也是国内5大发电集团的运行人员的岗前及在岗培训基地。自成立以来,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广泛开展仿真实习教学、现场培训和科学研究,近五年累计培训学生实习人数达10828人,培训国内5大发电集团现场运行人员1282人,培训土耳其、柬埔寨等国外火电机组现场运行人员187人。中心现已成为我校师生了解现场,服务企业的重要窗口。
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教师教学经验丰富,技术力量雄厚,已经形成了一支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中青年博士为骨干,能够承担各类各级教学和重大科技项目,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双师”型教学队伍。
在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和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方案中,“中心”已被列为学校重点建设单位,“中心”已被规划在能源与电力实验教学中心基建项目建设中,2015年末“中心”面积将增加至4000平米,这为“中心”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