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日的校园佳木成荫,夏花灿烂,芳草葳蕤,一派生机盎然。没有了往日的熙熙攘攘,人来人往,校园显得愈加宁静祥和。临沂大学各学院利用这宝贵时间,积极组织老师集中开展科研提升、专业建设与认证工作,全面提升业务素质和能力,“假期是用来充电的”这一观念早已成为广大师生的共识。
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科研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科研攻关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就抓住暑期从事科研攻关、学术充电的黄金时期,提早对学院的科研和社会服务工作进行了总体规划安排,保证学院广大科研工作者过一个充实的学术假期。
一、强化科研团队建设,凝心聚力攻坚克难。7月18日下午,学院召集科研骨干教师召开了学科团队建设研讨会,张安彩院长传达了学校关于学科团队建设的要求,进一步明确了以团队建设带动成果积累,以成果积累奠定项目申报基础,以项目申报带动学科建设,以学科建设提升学院核心竞争力的工作思路。针对学院现有状况,整合出了复杂系统优化与控制、非线性系统控制与应用、模式识别与智能计算、智能检测与自动化装置、电力系统分析与控制5个科研团队。学院对每个团队的建设发展,以及暑期拟开展的科研活动进行了部署,并要求每位博士教师要积极发挥自身优势,真正融入到团队中形成凝聚力,针对一些科研难题进行集体攻关,不断提升团队的科研水平。
二、广泛开展学术交流,积极申办高端学术会议。7月27日至31日,张安彩带领刘兆栋、庞国臣、张星慧三位博士赴广州参加了第38届中国控制会议(CCC 2019)。本次大会由中国自动化学会控制理论专业委员会(TCCT)发起,现已成为控制理论与技术领域国内最具影响力的学术盛会,参会人数超过2000多人。会议期间,刘兆栋博士做了分组报告,向来自全国的控制领域学者介绍了临沂大学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在多智能体控制方面最新的研究成果,其他博士也就相关领域和与会专家进行了交流。
在2019CCC开幕前的控制理论专业委员会会议上,张安彩院长还作了“2021年第十三届控制科学与工程前沿论坛”的申办报告,详细介绍了临沂大学及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的相关情况,对学院承办此次会议的经验与优势进行了解读。经过激烈竞争,最后由控制理论专业委员会全体委员投票决定第十三届控制科学与工程前沿论坛将在临沂大学举办。控制科学与工程前沿论坛是由中国自动化学会控制理论专业委员会主办的系列学术年会,论坛面向国民经济及社会重大需求,研究系统与控制理论及其应用研究的最新动态,探讨学科发展的新生长点。参会人员以专业委员会顾问、委员为主,历届会议都有多名院士参加。
三、深入理事会单位和地方企业调研,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7月19日下午,学院组织轨道交通系相关负责人到山东泰禾轨道交通科技有限公司进行了调研座谈。调研组参观了公司的研发、生产现场,对公司的自动化生产线、轨道交通自动屏蔽门等产品与企业技术人员进行了深入交流。在随后的座谈会上,院企双方在轨道交通自动化新产品的研发,科研平台的共建以及学生的合作培养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达成了初步的合作共识。
外国语学院:一流专业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7月31日上午,外国语学院院长谢楠主持召开学院一流专业建设推进会,部署2019年度创新创业教育示范项目申报工作。会议旨在强化教学科研协同、团队合作、集体攻坚等意识,为一流专业建设迈向新台阶奠定基础。
会议指出,外国语学院在“五个一流”主旋律背景下,按照学校的总体要求和教务处的具体部署,全力推进一流专业建设。近三年来,学院在明确教学工作重点即在专业定位的基础上,规范管理专业,持续深化教学改革,组建特色专业教学团队,培养高质量的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人才。会议要求认真领悟文件精神,结合各自课程与研究方向,加强团队协作与共建,充分利用假期做好申报准备。
会议重点分享了学院英语系成功获批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的经验,重申了抱团取暖和成果积累的重要性,希望大家要借助一流专业建设点的契机,形成创课程、出教材、申课题、获成果、哺教学的良性循环。会议认为,国际交流是一流专业建设的一个重要模块,需要构建国际合作伙伴网络,切实为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师资建设等国际化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会议还介绍了教育部援外项目,解读了申报文件。根据工作部署,学院本年度的教学项目分校院两级,包括精品课堂建设、学生学习评价改革课程、在线开放课程、立项教材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下一步要努力争取把成熟项目推出去,建立健全教学项目长效孵化培育机制,在一流专业建设方面走在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