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国家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是国家棋牌网页游戏平台
改革方案实施,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创建省级优质高等专科学校的重要一年。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的胜利召开,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推进学院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指明了方向。五年来,学院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三全育人、五育并举,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各项事业发展均迈上了新的台阶。近日,学院党代会即将召开,为进一步振奋精神、鼓足干劲,学院官方微信开设“奋进能院”专题栏目,回眸发展路,奋进新时代,集中展示五年来学院上下同心协力,抢抓机遇,顽强拼搏,砥砺奋进,在各个方面取得的建设成就和发展变化,激发全院师生凝心聚力,团结奋斗的正能量,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谱写新时代能院共同发展新篇章而不懈奋斗!
2017年11月,学院获批了“河北省省级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的备选资格。围绕河北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突出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三柱一新”产业格局的发展要求,实施“产教融合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专兼互融教师队伍建设、技术服务与创新平台建设、国际合作与示范性职教集团建设、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校园环境提升”等“七大工程”,按照成为企办院校科学发展的示范,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示范,行业先进技术应用创新与服务的示范,特色校园文化育人的典范,即“三个示范一个典范”的建设目标,学院高质量推进项目建设,全面完成了预期建设目标。
——院校治理迈入科学发展轨道
学院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颁发的《关于坚持和完善普通高等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实施意见》,履行党委管党治党办学治校的主体责任,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发挥党委把方向、管大局、做决策、保落实的作用,不断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分工合作、各方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
全面落实教育部《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2015-2018年)》和《高等棋牌网页游戏平台 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不断完善和丰富学院制度体系。制定了《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章程》,修改完善相关制度241项,逐步形成了以《章程》为统领,体现学院企办院校特点的内部管理制度,做到所有工作领域和所有工作环节有章可循、有规可依。
根植于企业办学特点,围绕河北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养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突出发展现代服务业的产业结构升级,立足于唐山市“三个努力建成”,着眼京津冀协同发展,出台了《关于学院发展目标研究确定的若干工作意见》,科学制定了《学院“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确立了努力把学院打造成在全国煤炭系统和京津冀区域有影响力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基地、企业员工素质培训基地、新技术新工艺研发应用基地的发展目标。同时制定了涉及教学、科研、开放办学等5个专项规划,形成了统领“十三五”时期的思想纲领和行动指南。
引入开滦集团“沟通、精细、透明”的管理理念,借鉴实施开滦集团公司RMDC精细化管理模式,在教学管理和内部诊断与改进中,持续推进了三阶段、三层次,四职能、五到位的“3345”全方位PDCA+创新的教学管理模式;借鉴企业“走动式”管理模式,在学生管理上创造性地实施“三走六进”管理,及时发现个性问题,培养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学习生活和行为习惯;在企业“6S”管理基础上,创新并大力推行教室、实训室“7S”管理,培养学生严谨治学、规范实习的良好职业习惯;引入开滦集团公司“培育和塑造本质型安全人”企业安全文化,制定和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建立保障体制和机制,实现校园和谐安全稳定;同时在绩效考核管理办法、完全成本核算实施办法中引入企业标准,通过校企融通,让各项制度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让依法治校成为内部治理新常态。
学术委员会按照学术规则相对独立行使学术管理职责的理念,在专业建设、教学评优、教科研项目评审及名师专业带头人资质审核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开启了学院“教授治学,学术治理”的科学篇章。
发挥企办院校办学优势,依托河北省新能源职教集团,创新建立了运行有效的校企合作办学机制。出台了《学院校企合作管理办法》,积极对接区域产业园区,定期组织行业企业专家参与学校人才培养、教学改革的研讨和专业建设,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形成了运行有序的政行企校协同参与人才培养机制。
为了保证规划的实施和各项政策措施执行到位,学院每年年初都要根据发展需要,围绕“解放思想、高标定位、质量发展”等方面提出贯穿全年的工作总基调和总要求,据此形成每年各项工作计划和工作方案,每月以院长办公会、重点工作部署会、党务工作例会等形式进行调控督导,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教育教学改革实现新的突破
学院坚持专业对接产业,主动融入“互联网+”行动、《中国制造2025》国家发展战略,瞄准河北省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战略,对接能源(煤炭)、装备制造、现代服务业等产业设置专业,形成服务煤炭产业转型升级,开展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煤炭特色专业群、依托唐山市区域实训资源,做优服务于京津冀区域主导产业先进装备制造业的装备制造专业群、瞄准大数据与物联网和信息技术制造业等新兴产业做强信息服务专业群、紧跟省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战略,在电子商务、金融服务等方面做强商务服务专业群的“一特一优两强”“112”核心专业群。
为满足开滦集团等传统能源产业升级对高质量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和煤矿传统专业人才补充需要,选择煤矿开采技术等四个专业作为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2016年至2019年连续四年从开滦和冀中能源集团招生,人数达到了533人,推进了招生招工相统一;充分利用校企两个教学场所,做到上课与上岗相统一。教学组织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实现了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企业先进技术和教学内容,企业技能大师(师傅)和教师,生产和实训的“四融合”;实现了学生综合职业能力、教师科研能力、企业生产效益、学院办学质量的“四提升”。师资配备上实行“双导师”制度,企业师傅(兼职教师)重点承担学徒训练、企业学徒等实训教学任务;校内专任教师重点承担学徒校内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任务,形成校企互聘共用的管理机制。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改革的推进,既优化了学院煤炭特色专业群建设,又极大地丰富了学院为企业培养高技能人才的路径。
装备制造专业群依托“两室一中心一基地”,充分发挥崔志刚、刘少辉技能大师工作室、卢恩贵市级教学名师工作室、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和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的作用,开展校企协同技术创新,近三年引进23个教科研项目,获得5项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实现生产效益25万元。
商务服务专业群以学生职业成长为中心,以服务企业需求为导向,遵循企业淡旺季经营规律,与合作企业“同频共振”,实施灵活的教学方案,实现“课程开发”、“课堂讲授”、“成果评价”和“实习训练”“四联动”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近三年新增规模合作企业7家,先后组建金匠世家有限公司、天津百盛集团、大连喜家德连锁公司和深圳百果园有限公司105人的企业订单班,为合作企业培养储备干部,学生就业质量明显提升。
信息服务专业群对接河北华网智等6个区域信息服务企业,组建了11个共计706人的订单班,形成了“1.5+1.5”订单人才培养模式(1.5年校中厂,企业教师进课堂,1.5年厂中校,学生顶岗练),拉动了信息服务专业群的招生,近三年招生人数节节攀升。
在创新行动发展计划建设过程中,全体教师统一思想,潜心教学,教科研水平大幅提升。《基于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研究》获省第八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标志着学院职教研究迈上新台阶;《高职思政“基础课”专题模块教学模式研究》等6项成果获煤炭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在“第二届全国煤炭行业优秀教材评选”活动中2本教材获一等奖,2本教材获二等奖。《图形图像处理技术》和《网络营销分项目实务教程》两门教材入选煤炭高等棋牌网页游戏平台 “十三五”规划教材目录,学院教科研水平跻身行业同类院校前列。在国家和省级各类竞赛中,师生技能竞赛成绩斐然,实现了省赛特等奖和一等奖的突破,二等奖数量大幅增长,三等奖实现全覆盖。师生共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共121项。
——校企协同实现共建共享
2016-2018年学院和企业在实训室建设上共投入2385万元,对原有实训室进行了更新改造,新增17个校内实训室,21个校外实训基地,实训条件明显提升,生均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达到8000余元,实训设备台套数满足学生实训需要,利用率达到90%以上。
煤炭特色专业群改造升级了原有的实验矿井、煤矿开采技术一体化实训室等12个校内实训基地,工位数达到360个;充分利用开滦集团下属10个矿业分公司的资源,开展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
装备制造专业群新建了三坐标测量仪等8个实训室,改造升级了原有的S7-200型PLC实训室、单片机实训室和维修电工实训室,新增工位237个。在原有的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华电曹妃甸重工装备有限公司、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等21个校外实训基地基础上,新建了7个校外实训基地。与唐山开滦铁拓重型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签订了《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合作协议书》《校企共建校内数控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