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专业
学习百年养生精华,探究千年中医文化
感受中草药的独特魅力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新兴力量
不用学神农尝百草
也能识辨可治病的花草
让中国药与中国梦一起腾飞
云南医药健康职业学院中药学专业等你来!
人才需求
“中国药,中国要!”我国中药药用资源极为丰富,全国药用资源共12800余种,用量较大的药材均能人工栽培,是世界上最大的药材生产国。云南是我国著名的药材之乡,素有“动植物王国”、“药树之乡” 的美称,这里复杂的自然地理条件,有利多种药材的生长,据调查统计,全省有药用植物4,758种,药用动物260种,矿物药32种,共计5050种,出产的药材多达1千余种,占全国药材品种的70%。我国中药目前出口130多个国家或地区,年出口创汇总额超过6亿美元。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2016年2月22日国务院发布《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将中医药产业列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四部委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科技创新合作专项规划中也提到加强对沿线国家特色药材和传统医药的挖掘与合作研发。我国共有药品生产企业8840多家,药品经营企业14.2万多家;其中中药生产企业超过3813家,中药工业总产值达7302亿元以上,占我国医药工业总值近1/3,进出口额达到46.3亿美元。我国共有医疗卫生机构98.9万个,中医类医院3732所,中医类医院床位75.5万张,且在不断增长中,迫切的需要引进中医药人才。
专业介绍
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现代化发展,面向地方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中医药学、生物学基本知识,具备中药生产、营销、质检、服务和管理所必需职业技能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专业特色
▶ 中药学专业特色之一:师资力量雄厚。所有教师学历均为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聘请行业知名专家担任专业带头人,任课教师大多具有丰富的企业、行业工作经历,双师双能型教师占一半以上,专业理论扎实、实践能力强、并具有良好的科研及创新创业能力。
▶ 中药学专业特色之二:建有药物合成与研发科研创新团队。以科研促进教学,药物合成与研发创新团队目前已进行了多个项目申报与研发,涉及到药物的生产、使用、质量检测、天然药物研发各个方面,不断提升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 中药学专业特色之三:开展“订单班”培养。与“中国药店50强企业”云南健之佳连锁健康药房有限公司联合开设“金牌店长订单班”。该订单班在中药学专业常规人才培养基础之上,增设企业连锁经营、营销管理及药学服务等行业专业知识,重点打造面向药物流通及使用的中药学专业应用型人才。
▶ 中药学专业特色之四:创新创业成绩突出。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中药学专业师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成立创新创业团队,学生为主,在教师的指导下多次获得各级各类奖项10余项,成为学院获此奖项最多的专业。
核心课程
中医学基础、中药学、方剂学、中药化学、中药药理学、中药鉴定技术、中药炮制学、中药药剂技术、中药分析技术、药事管理与法规、药品营销技术、中药贮存与养护等。
师资队伍
中药学专业共有专兼职教师35人,其中高级职称34%,硕士、博士90%,具有中医药背景教师43%。立项云南省教育厅课题6项,校级课题及学生科研课题10余项,公开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10余篇;申请专利3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2项;教师获各类奖项10余项,2019年荣获云南省民办教育高等院校优秀教学团队称号。
高丽 中药学专业带头人
正高级工程师,执业中药师。云南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业技术人才,云南中医学院硕士生导师。曾任云南省药物研究所天然药物资源研究中心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认证中药材品质评价三级实验室主任。承担“低纬高原地区天然药物资源野外调查及研究开发”项目,获2012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排名第2)、2011年云南省科技进步特等奖(排名第2)。科技部“西部开发”重大项目“云南特色天然药物筛选评价研究”获2008年云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4)。“云南中草药腊叶标本信息化管理研究”项目获2005年云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第2)。作为主编、副主编出版了《云南天然药物图鉴》1-9卷、《滇南本草》增补1-4卷、《云南民族药志》1-6卷、《云南重要天然药物》1-2卷等著作。发表研究论文20余篇,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3项。
许银凤 中药学专业骨干教师
副教授,执业药师,硕士研究生,毕业于云南中医学院中药学专业。从事教育教学工作10年,具有丰富的理论与实践教学经验,主要承担中药学、中药鉴定学等课程教学工作。负责教育部规建中心项目1项,主持校级课题1项,参与省部级项目1项,省厅级项目2项,校级课题4项;发表中文核心期刊论文4篇,普刊5篇,专利3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2项。
安曼云 中药学专业骨干教师
副教授,硕士研究生,毕业于西南林业大学植物学专业,从事教育教学工作8年,主要研究药用植物学、生物化学等学科。先后发表相关论文17篇,主持厅级课题1项,参与省部级课题2项,主持校级课题2项,获得专利1项,所著论文《云南杓兰菌根真菌组成及共生关系研究》为安宁市 2017 年度优秀科技论文二等奖。
孟芹 中药学专业骨干教师
主任药师,毕业于云南中医药大学中药学专业,原工作于云南省食品药品监督检测研究院,拥有30余年的药品检测工作经验,实践经验丰富。
实习实训
校内实训基地
学校建设了完善的中药学专业实验室,包括中药鉴定实验室、中药炮制实验室、中药化学实验室、中药调剂实验室、天然药物研究所实验室、中药药剂实验室、药检控制分析室、药品精密分析室、中药药理实验室、药物分析实验室、有机化学实验室、无机与分析化学实验室、药物化学实验室、生药学标本室、综合药学实验室。充分满足中药学专业师生的实践教学、科研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