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衔泥的燕子,垒筑生命的城墙
你是春天的和风,带来新生的希望
云南医药健康职业学院助产专业
等你迎接生命的希望!
人才需求
助产事业的发展从1928年我国创建了第一所助产士学校开始。随着卫生行政部门对我国高剖宫产率危害性的认识,助产专业的建设与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2011年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得到了联合国人口基金第七周期的项目对加强助产专业建设的支持。该项目对我国目前助产专业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此外,为了加快我国中西部地区助产士人才培养,卫计委已策划对中西部地区五千名护士进行为期一年的转岗培训为助产士,这对助产专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随着国家经济、社会医疗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对高质量的助产需求以及高质量的妇女保健服务需求也不断增大,助产学专业人才的培养对于孕产妇自然分娩率的提升和死亡率的降低而言有着重要的意义。我国目前助产士与生育妇女的比例约1:4000,这与发达国家1:1000的比例有较大差距,市场的需求空间巨大。助产学也成为近年来的热门专业之一,大量的医院都设有助产学的岗位,助产专业就业前景十分广阔。
专业介绍
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我国医疗卫生事业需求,面向地方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基础理论扎实、专业技能突出、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熟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的基本知识,掌握护理学基本理论和技能、母婴保健、遗传与优生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具备从事妇幼保健服务和管理工作所必需职业技能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专业特色
▶ 助产专业特色之一
深化校企合作,开展充分的市场调研,共同创新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充分体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要求,提出“突出技能、加强人文、体现特色”的应用技能型护理人才培养模式。助产专业与昆明市妇幼保健院深度合作,探索“二胎”政策下助产士培养新模式。
▶ 助产专业特色之二
引入行业标准和国家相关政策接轨的课程设置,专业课程设置中包含符合执业护士和助产专业标准的助产、护理岗位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和素质要求。增加妇幼保健相关政策法规宣传和国家社区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规范。
▶ 助产专业特色之三
积极推行国际化。助产专业与日本、德国等国家建有良好的国际交流合作关系,选派优秀学生到境外交流学习。我校于2018年11月与日本云南联谊协会已签署“旅日侨胞助力扶贫攻坚公益行动”合作框架协议,通过双方合作,可以拓宽学生国际化视野,开辟新的就业渠道。
核心课程
人体解剖学、生理学、健康评估、基础护理学、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助产学、优生优育与母婴保健、助产综合实训、孕产妇心理学、妇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孕产期保健学等。
师资队伍
助产专业现有专兼职专业教师 40人,其中副教授以上职称教师16人,占40%,硕士以上学历教师12人,占30%。聘请三甲医院、行业协会知名专家张琼副主任护师为专业带头人。助产专业教师以团队科研成果和能力夯实教学理论基础、丰富专业教学资源、加快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创建行业化的专业教学团队,实现科研与教学的有效转化。近年助产专业教师公开发表论文54篇,承担省级科研课题2项,校级课题7项,校级质量工程7项,教师获得各类奖项10余项。
张琼 专业学科带头人
副主任护师,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原产科护士长。从事助产士工作30年,具有丰富的临床护理工作、教学、科研和护理管理工作经验,在护理教学管理、护理教学目标考核、教学质量评价体形等方面有独到研究。在国内核心护理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参编教材2本。
郑桦 专业骨干教师
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妇产科副主任护师。从事护理教育和护理管理工作30年余,具有丰富的临床护理工作、教学、科研和护理管理工作经验,在护理教学管理、护理教学目标考核、教学质量评价体形等方面有独到研究。在国内核心护理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5余篇,参编教材1本。
冯雁 专业骨干教师
主任护师,中华护理学会理事,组织委员会委员。云南省护理学会第九届理事长,第十届副理事长、秘书长。云南省等级医院评审专家组成员,云南省医疗及事故监察委员会委员,云南省农工民主党第九届省委委员,中华护理杂志、中华护理教育等杂志编委。从事临床护理,护理管理、护理教育三十余年,具有丰富的临床护理管理、护理教育等工作的经验,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历年主编专业著作及工作手册、护士长工作手册十余册并参编教材2部。
实习实训
校内实训室
校内配备了完善的护理及助产专业实训室,300余万元的高端仿真模拟人,模拟临床情景,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及临床思维能力。
校外实践基地及校企合作单位
助产专业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理实一体化”等课程模式的改革,依托校内基础护理实训中心、临床护理实训中心以及校外多所云南省二级以上综合医院,搭建实习实训平台。
部分校外实践基地
就业方向
该专业主要面向妇幼保健院、各级各类医院妇产科、城镇社区卫生院、保健机构,从事助产、妇产科护理、妇幼保健工作。
资格证书
必考证书:护士执业资格证;
选考证书:育婴师职业资格证、保健按摩师等。
升学平台
学校鼓励学生提升学历层次,为学生搭建全方位升学平台。学生可以通过专本连读、专升本、出国留学等不同形式提升学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