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建好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打造对外文化交流新平台”的重要指示精神,传承弘扬陶瓷文化,加强楹联文化与陶瓷文化交流、传播与融合,在景德镇陶瓷大学建校110周年之际,中国楹联学会、景德镇陶瓷大学特共同主办、中国楹联馆承办“归然书院”杯景德镇陶瓷大学110周年校庆楹联大赛。
获奖作品
一等奖(1名)
秋日宴嘉宾,值百十年华诞,回首沧桑。遥想四迁校址,十易校名,道不尽披荆斩棘,雄襟兴世业,始换得杏坛鸣凤,艺苑腾龙,弦歌未辍怀先哲;
瓷都传大雅,振八千里徽声,倾情桃李。堪叹万井春风,千重春色,历几多抟梦融魂,巧手夺天工,终赢来国器流芳,匠心出彩,薪火相承励后昆。
——广西 刘红波
二等奖(5名)
两千年溯本追源,玉骨冰姿,青花独具东方韵;
百十载兴庠振铎,薪传火续,彩梦欣融中国风。
——安徽 解云凤
大器赖陶钧,自汉蜚声,一千载丕传薪火,看坯抟妙手,釉出神功,骨从窑炼,彩焕天成,更兼丝路播春,名驰海外,瓷国矣煌煌,风流独擅扬今古;
壮怀堪砥砺,于斯发轫,百十年不辍弦歌,藉诚以明心,朴而坚志,恕尔彰仁,毅乎弘道,醉和昌江激浪,诗唱樽前,华章兮灿灿,长木欣栽蔚豫樟。
——山东 张树路
百十秋弦歌气象,勉知于恕毅,力行于诚朴。记当年五省同筹,四度相迁,薪火自传承。不易初心,亦不负前人肝胆,后哲青春,始得英华臻上善;
九万里大雅情怀,立校以强邦,致学以裕民,正此日群贤毕至,层楼再进,江山凭啸傲。丕开广厦,更丕兴古国声名,瓷都事业,直将伟器砥中流。
——江西 赵继杰
承千年文脉,名校历沧桑。师以宽严相济,扶携相进,信念相随。秉丹心以守初心,立人树德,与时俱进。育桃李芬芳,振铎兴庠,更上层楼开境界;
庆百十华辰,英才臻卓越。学而诚朴并修,恕毅并行,艺工并重。烧瓷器而抟国器,励志创新,偕梦同行。喜精神焕发,腾蛟起凤,还从陶大证辉煌。
——河南 吴继强
看沧桑久历,据千古瓷都,十易芳名,四迁校址,傍绿水,立红楼,百十年教帜高扬,以诚朴,以恕毅,不忘初心,不辍弦歌,浩浩也,长承载青春的梦;
欣卓越今臻,弘九州国粹,多修才德,独领风骚,冶松怀,炼柏志,几多子云程直上,亦勉知,亦力行,更新巧艺,更兴陶大,煌煌哉,正点燃希望之星!
——福建 李可盛
三等奖(10名)
百十年昼夜勤耕,仰代代良师,授传桃李千门艺;
无数次风霜苦索,立堂堂名校,撑起陶瓷一片天。
——湖南 易克
播火传薪百十年,陶瓷独秀;
腾蛟起凤万千子,德艺双馨。
——湖北 张前波
十易其名,四迁其址,百年陶大立陶都,乃因乃果;
一彰其志,二践其行,三个校区明校训,唯德唯才。
——湖北 李宏伟
百十年薪传火续,坯出鄱阳,釉染云霞,瓷辉景德,唯经窑变终成器;
万千棵李灿桃秾,不惟诚朴,尤崇恕毅,更重知行,恰是春来正播香。
——河南 翟红本
十一秩传薪,炉焰自通红,望灿灿景光,忆昔日铁肩担使命,匠意琢英才。涵昌水之诚、蕴珠山之朴,抱恕道其心、炼毅行其魄。窑火点燃中国梦;
三千坯洗礼,瓷魂长洁白,布绵绵德泽,看今朝绝学授高徒,凡泥成宝器。催青花更艳、令粉彩更浓,喜玲珑愈美、欣色釉愈明。陶埙奏响大风歌。
——广东 刘德荣
景如画卷开,看峰接黄山气脉,波连彭泽风流,况水钟清秀,土孕瑰奇。欣此处得天独厚,幸晋火明窑,青花釉彩,万千里盛行,赫赫瓷都名海外;
德乃师魂铸,恰道传先哲精神,业授能工技艺,诚教有鸿儒,研多巨子。喜今朝来轸方遒,更春华秋实,绛帐生辉,百十年隆庆,煌煌学府誉寰中。
——湖南 刘友良
百十年理念传承,梦圆江右。肇启陶瓷艺苑,雕磨岁月灵魂。守诚朴而存恕毅,勤勉知以尚力行。终不负春风振铎,大道扶轮,一脉人文延景德;
千万次熔炉铸炼,誉满寰中。浑然纬地经天,尽可探骊吐凤。塑生坯以鉴初心,施彩釉而留本色。最难忘家国情怀,山川器度,五洲宗匠仰名庠。
——广东 邱道美
泮水舞蛟龙,旗擎江右,勉其知以力其行,据吴头楚尾,梦系陶瓷,看鲲鹏展翅,百十年播火传薪,绘宏图伟业,秉红色基因,指石成金,点燃理想;
庐山鸣彩凤,誉漫人间,诚之朴而恕之毅,拓粤户闽庭,情牵家国,任骐骥奋蹄,万千子登云步月,趁旭日清风,仗青春志气,逢泥化玉,托起明天。
——广东 王衍
数迁校址,数易校名,百十载沧桑,刻骨铭心。终赢得春风绛帐,永布江西;木铎金声,远扬海外。勤于学,精于思,勉知更以力行,独凭窑火传薪火;
恒立瓷都,恒兴瓷业,万千重景色,开怀悦目。试再将天地洪炉,陶钧国器;丹青妙手,描绘鸿图。德制胎,艺制釉,诚朴并兼恕毅,长有大师是我师。
——湖南 刘松山
百十年筚路维艰,从陶业学堂到陶瓷圣殿,虽屡易其称,屡迁其址,犹持诚朴恕毅为宗,更树勉知力行为帜,绝诣同弘,看盛世添花,神州添彩;
三千级珠山攀陟,融民间工艺成民族菁华,愿无忘师训,无负师传,各抱笃勤精专之志,宏开新创奋进之途,芳辰共庆,喜名黉增寿,古镇增辉。
——广东 苏俊
优秀奖(94名)
陶钧有道,百十载初心犹在怀,勉知行而授业,别开新径;
瓷玉生辉,万千般大器已成景,铸诚朴以扬名,自是专才。
——福建 黄斌
沐瓷韵陶风,最难忘千年窑火;
铭朴诚恕毅,终赢来七彩人生。
——广西 梁庭潜。
同仁鼎力,绝艺蜚声,立校育人才,喜达期颐添十岁:
历代传薪,激情似火,开炉多国宝,长辉瓷史报三春。
——广西 林小然
兴陶学而践初心,风雨百十年,犹堪忆成均始创,劈开荆路;
壮瓷都以培大器,声名千万里,且相看薪火长传,铸就艺魂。
——四川 马弘
良匠琢泥成器,陶瓷令国骄,万般荣耀;
春风润物无声,教学与时进,一路辉煌。
——甘肃 苏纪利
陶工造器不惟巧,百十年沥血抟心,为国为民欣致用;
大匠诲人必以规,三千子修能立德,于时于梦庆开来。
——安徽 宋贞汉
绝学者陶瓷名校,白玉赖神工,无疑得琢皆成器;
大师之襁褓摇篮,青春开朗抱,有待争辉恰是君。
——江西 钟宇
五洲钦卓越,英杰殿堂,学者摇篮,斑斓七彩青瓷梦;
百载历艰辛,几经停课,多番易址,坚韧千行赤子诗。
——湖南 潘一军
瓷道同师道,精百艺水淘火淬,正谓育人如塑器;
斯名代国名,誉五洲玉质金声,可知见著是从微。
——广东 陈创
不让陶瓷成绝响;
广培才俊继嘉声。
——北京 孟广祥
三千学子,青春逐梦,欣汲古创新,化泥为玉,砥砺瓷都成大器;
百十年华,特色育人,喜朴诚修德,恕毅践行,传承薪火铸丹心。
——湖南 李爱民
携她从远古走来,凭丽质天姿,万千里畅游丝路;
创校以专科崛起,倚瓷都陶艺,百十年辈出英才。
——福建 任德坚
饶于茶寿二年,犹南山松柏;
贵在陶心一颗,塑中国文明。
——河南 李来栓
恕毅养全,做人要朴诚,一心而在;
知行合一,为学须勤勉,全力以求。
——浙江 周方忠
风骨成瓷,禅心生釉,情系百年窑变;
陶师立德,班匠精神,身教无量功夫。
——上海 纪福华
勉识力行,育李培桃铸器,一任花开釉下;
休声遐誉,持诚向朴守恒,更将仁布寰中。
——江苏 花爱艳
土泥经烈火炼来,色如美玉,声若清弦,成宝器名陶,培育人才同此理;
庠校自古城崛起,艺萃精专,学求卓越,秉初心重任,振兴瓷业报吾邦。
——江苏 卜用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