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资格审查
我校负责对考生网上填报的报名信息进行全面审查,并重点核查考生填报的学历(学籍)信息,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准予考试。
未通过网上学历(学籍)校验的考生,我校将要求其在规定时间内提供权威机构出具的认证报告后,再准予考试。
我校在审查考生资格时,如发现伪造证件将通知公安机关并配合公安机关暂扣相关证件。
四、初试(初试地点由所选报名点指定,请关注所选报名点通知)
(一)准考证打印:考生应当在2021年12月18日至12月27日期间,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研招网”自行下载打印《准考证》。《准考证》使用A4幅面白纸打印,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不得涂改或书写。考生凭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及有效居民身份证参加初试和复试。
(二)考生报名时须签署《考生诚信考试承诺书》并遵守我校相关约定及要求。
(三)初试日期和时间: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时间为2021年12月25日至26日(每天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
考试时间以北京时间为准。不在规定日期举行的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国家一律不予承认。
(四)初试方式:笔试
12月25日上午 思想政治理论
12月25日下午 外国语
12月26日上午 业务课一
12月26日下午 业务课二
(五)考生初试成绩预计于2022年2月中旬在我校研究生处网站(http://yjs.xmut.edu.cn/)上公布。
五、复试
(一)复试基本分数要求约在2022年3月由教育部划定,我校以国家A类线为复试分数线。对符合我校复试基本分数要求者,届时将通知参加复试。
(二)复试时间一般安排在2022年3月中下旬开始,复试工作一般在4月底前完成。
(三)我校在复试前对考生的居民身份证、准考证、学历学位证书、学生证、学历学籍校核结果等报名材料原件及考生资格进行严格审查,对不符合规定者,不予复试。
六、调剂
我校调剂工作的具体要求和程序按教育部调剂录取政策确定并在我校研究生处网站上公布。届时,考生可通过“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网网址:https://yz.chsi.com.cn/ )调剂服务系统填写报考调剂志愿。
七、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
拟录取名单确定后,我校将向考生所在单位函调人事档案(或档案审查意见)和本人现实表现等材料,全面考查考生思想政治和品德情况。函调的考生现实表现材料,需由考生本人档案或工作所在单位的人事、政工部门加盖印章。
八、录取
在经过复试、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后,根据“德、智、体、美、劳全面衡量,择优录取,保证质量,宁缺毋滥”的原则,确定拟录取名单,上报主管部门审批。
录取通知书一般于2022年7月- 8月发放,具体根据招生进程及上级有关规定确定。
九、体检
体检工作在考生拟录取后由我校组织进行。我校的体检要求将参照《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号)要求,按照《教育部办公厅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生入学身体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教学厅〔2010〕2号)规定,结合我校招生专业实际情况而提出。
十、我校2022年预计招收硕士研究生情况
(一)拟招生计划: 2022年拟招生计划数为639名(含非全日制25名,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9名),2022年正式招生计划数以后续国家正式下达为准。
注意,招生专业目录中拟招生人数为预计招生数,仅供考生参考。录取阶段,我校将根据教育部正式下达给我校的招生计划和生源质量、一志愿统考生上线数量以及学校发展需要等情况对各学院专业及方向的招生计划做出适当调整。
(二)基本修业年限
我校2022年招收硕士研究生(含“全日制”、“非全日制”)学制3年,学习年限最长不超过6年。
(三)招生专业(方向)
1.学术学位
①机械工程(080200),不区分研究方向。
②管理科学与工程(120100),不区分研究方向。
2.专业学位
①电子信息(085400),分10个研究方向:01光机电一体化;02计算机技术;03软件工程;04光学工程;05电子与通信工程;06集成电路工程;07控制工程;08电气工程;09环境光学;10光电材料与器件。
②艺术(135100),在3个领域招生:
电影(135104),分2个研究方向:01电影市场营销;02网络视听产业管理。
广播电视(135105),分3个研究方向:01艺术编导;02播音主持艺术;03微影像创作。
艺术设计(135108),分3个研究方向:01视觉传达与媒体设计;02产品设计;03服装与服饰设计。
(四)学费与住宿
学费8000元/生/年,住宿费1000元/生/年。非全日制学生,学校原则上不安排住宿,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十一、奖助政策
奖助学金仅限档案转入我校的全日制研究生(非定向):
(一)学业奖学金:全日制研究生一年级8000元/生,覆盖面100%;二、三年级一等10000元/生(占比15%)、二等8000元/生(占比25%)、三等6000元/生(占比35%),覆盖面约75%。
(二)国家奖学金:优秀研究生(全日制全脱产)可申请国家奖学金(20000元/生/年)。
(三)专项奖学金:学校设有优秀学位论文奖、发表学术论文及申请专利等创新成果奖、参加省级以上学科竞赛、互联网+大赛等项目可获得500元-20000元/(项或篇)不等的奖励。
(四)国家助学金:全日制研究生(有固定工资收入除外)6000元/生/年,覆盖面100%。
(五)助研、助教、助管岗位津贴:研究生可申请学校助教、助管和参与导师科研等岗位,岗位津贴根据参与的项目或承担的工作量发放。
(六)见习工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可采用校内、外双导师培养模式,二年级专业学位研究生将根据培养方案进入实习单位进行为期一年左右的校外实践,研究生可与实习单位签订实习协议或预就业协议,实习单位将根据实习情况给研究生发放实习工资。研究生实习期间校内奖助学金同时发放。
以上奖励和资助以具体文件实施为准。解释权归研究生处。
十二、考生考试咨询
(一) 关于所报考学科专业的具体问题,考生可向各招生单位研究生秘书咨询(联系方式如下)。
(二)厦门理工学院研招办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 0592-6291727,0592-6291572
电子邮件:yjsb@xmut.edu.cn
单位代码:11062
网 址:http://yjs.xmut.edu.cn/
邮政编码:361024
通讯地址: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理工路600号厦门理工学院
十三、 本简章由厦门理工学院研究生招生办公室负责解释。本简章未尽事宜,或与国家相关文件冲突之处,均以国家相关文件为准。
专业目录:http://yjs.xmut.edu.cn/zsxx/zsgg/202109/t20210915_2283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