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晓健,辽宁建筑职业学院前身沈阳建筑大学职业技术学院环境071班(本)学生。现任中建三局智能技术有限公司项目副经理,中央援港应急医院项目智能化标段3生产经理。齐晓健毕业后一直从事智能安装方面的工作。2012年,他通过招聘考试进入中建三局智能技术有限公司,凭着严谨踏实的工作态度和过硬的专业技术,他深得领导信任,2020年初,他参与了深圳应急医院项目建设,今年3月,他又参与了中央援港应急医院项目的建设。
脚踏实地 默默无闻稳步成长
齐晓健是个特别勤劳踏实的人,在校期间,他担任班级的生活委员,为人正直,生活简朴,工作任劳任怨,一直都是默默无闻地为班级、为同学服务。每到假期,他就到工地打工锻炼,这些经历都为他未来事业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入职中建三公司智能技术有限公司后,齐晓健在工作上依然勤勤恳恳,身为工长的他始终和工人一起坚守在现场,领导交办给他的任务,他都会竭尽全力完成,遇到不懂的问题,虚心向领导同事请教。在领导心中,齐晓健是个踏实肯干、勤于钻研,值得信任的员工。齐晓健先后参与完成云南、天津、沈阳等地的智能化工程项目,并从工长迅速成长为可以独当一面的项目副经理。
主动担当 大年初六奔赴深圳
齐晓健不仅勤恳工作,钻研业务,更有着浓厚的家国情怀,敢于担当责任。2020年疫情,中建三局参与建设雷神山、火神山医院,只有在武汉的员工才能参加。看着留汉的同事纷纷克服困难,加入其中,齐晓健有些焦急。大年初五,听说单位要召集人员参与建设深圳应急医院项目,他毫不犹豫地报了名,甚至没有和家人商量。
大年初六,齐晓健坐上了飞往深圳的飞机。深圳应急医院项目属于深圳三院的扩建项目,施工地点就在三院。当时在这个医院接受治疗的新冠肺炎患者的病房距离他们的施工地点只有十几米。那个项目是齐晓健参与的最危险也是最艰苦的项目,齐晓健带着400人的队伍一边严控疫情,一边轮流倒班上阵,24小时不停歇地工作,终于在规定的23天内完成项目建设。
倍感荣幸 参与创造落马洲奇迹
齐晓健在深圳应急医院项目中的表现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认可,今年中建三局参与中央援港应急医院项目建设,他再次被调到项目部。3月初,齐晓健进入了工地。作为智能化标段3生产经理,他主要负责医院和宿舍区的智能化建设,刚进入工地时,条件十分艰苦,没有宿舍,他们只能在帐篷里住,当时香港下了几次大雨,帐篷里都是雨水,为了防止行军床被淹没,齐晓健和同事先后三次冒雨转移帐篷。援港应急医院项目时间紧,任务重,为了按时保质完成任务,齐晓健除了每天参加各种会议,其余时间都在工地上巡查,每天都要跟着工人一起忙到凌晨两三点。在他们共同努力下,5月6日,中央援港应急医院和落马洲方舱设施全面竣工交付。如今,齐晓健的同事已陆续撤离,只有他仍继续坚守在落马洲,代表公司配合后期设备的维护。
齐晓健(左一)
“能为国家疫情防控工作尽自己的微薄之力,感觉很荣幸。”齐晓健说,每次看到大家都在为这个51天创造的“落马洲奇迹”惊叹,他都感觉非常骄傲。
祝福母校 不断创新发展
齐晓健的专科和本科阶段的学习都在辽宁建筑职业学院。学校“上善建道 精技筑邦”的校训一直铭印在他的心中,影响着他在智能化领域不断深入思考,潜心研究,激励着他在危急时刻挺身而出,为国家建设贡献力量。
结合自己的工作和学习经历,齐晓健建议在校学生在学好专业课程之余,加强实践锻炼。参加工作后,要积极主动工作,多想事、做事,勤与同事沟通、交流,在专业领域多学习、多研究。
齐晓健表示,这两年在应急医院建设的项目上,机电专业占的比重很大,弱电智能化系统也越来越凸显其重要地位,应用开发的领域越来越广。当前建筑行业中的机电工程在智能化系统开发的领域越来越广,他们单位已开始研究智能社区和智能工地等的建设,因此,建筑设备类的相关专业未来应用前景非常广阔,建议学校不断拓展教学范围,加强学生的实操训练,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不断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专业技术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