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公布2022年未来技术技能与人文交流人才国际训练基地项目院校的名单,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电气安装”“电子技术”“智能会计”“职业健康与安全”4个项目获批,浙江省唯一一所高校。
该校外事办负责人介绍,该校此次获批的实训基地以职业岗位标准为基础,将各领域科学技术创新和深化中外人文交流相结合,立足德技融合、赛教融合、专创融合、双语双师双能师资培养与国际创新人才培育相融合,把“创新、创业、创意”融入基地建设之中,形成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智能制造领域的中外人文人才培养基地,培育具备“努力学习、精益求精、工于技术、专注创新”和中外人文交流能力的“精•新”工匠人才。
据悉,该项目坚持以“以人为本、开放平等、尊重包容、交流互鉴、合作共赢、秉持正确义利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人文交流理念为指导,以基地建设为抓手,促进学校人才培养和国际交流合作,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致力于培养掌握未来技术技能、具有良好人文素养和对外人文交流能力的国际应用型人才,推动校企深度合作和协同“走出去”,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
据了解,该基地是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与“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国际联盟实施的国际合作交流项目。其目的是全面贯彻《中办国办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外人文交流工作的若干意见》《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意见》精神,深入落实金砖国家《厦门宣言》《约翰内斯堡宣言》《巴西利亚宣言》及《莫斯科宣言》关于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的相关工作要求,促进民心相通、民间友好,推动金砖国家间棋牌网页游戏平台 合作和人文交流。
据了解,该校在办学过程中,不断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不断完善国际化办学格局体系,目前已与世界20多所高校、教育机构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搭建了近10个专本硕直升的“立交桥”,与新西兰东部理工学院、韩国朝鲜大学等优秀高校以2.5+1.5+2,2.5+2.5+2等模式联合培养人才。(通讯员 黄一曼)
附四个基地简介供参考
基地简介:
浙江东方职院“电子技术”人才国际训练基地依托智能制造专业群,基于校内实验室和校外数智造公共实训基地,全力打造课岗赛证四位一体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场所,立志培养具有刻苦钻研、工匠精神的能工巧匠。训练基地注重产教融合,与甬矽电子、墨熵微电子、汇谷科技、正泰汽车科技等高新技术企业密切合作,输送一批从事芯片加工技术、物联网设备现场安装调试、电子产品设计及生产管理等岗位的优秀人才。
“电气安装”人才国际训练基地依托浙南数智造省级产教融合公共实训基地,集实习实训、技能培训、技能竞赛、生产服务、技术研发为一体,内部建成数控加工、工业设计、电气控制等13个实训基地,建设经费1800万余元,实训场地面积超过2700平方米。同时,基地将引入德国标准,以双元制模式建立“生产型学习型工坊”,开拓数控技术、德国BBW机电一体化、MES生产管理等技术领域相关工种的技术培训或资格认证。
“智能会计”人才国际训练基地面向财会专业群,集实训、培训和竞赛为一体,联合新道科技股份公司立项一带一路“智能会计”国际训练基地、省级示范实训基地、省级职业院校产教融合项目(共建智能财务产业学院)。
“职业健康与安全”人才国际训练基地联合温州市现代金竹嘉园、奥亚健康体检中心、和平国际医院、陈氏砭术等知名企业,共同打造基地建设,促进产教融合,集实习实训、技能培训、技能竞赛为一体,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积极控制职业中危害因素,减少职业病发生,强化健康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