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8月1日,甘肃畜牧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筑梦暑期“三下乡”实践团分别赴张掖临泽县和武威市凉州区开展了以“传承红色基因,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
通过活动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上好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并结合自己专业特长,为服务乡村振兴、助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而做出自己贡献。
传承红色基因
8月1日建军节当天,实践团队抵达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临泽战役纪念馆,怀着崇敬的心情瞻仰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烈士纪念碑、参观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革命历史博物馆、梨园口战役纪念馆陈列室、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总指挥部纪念馆、模拟性西路军战斗遗址汪家墩碉堡、中国工农红军烈士公墓,在最可爱的人面前接受心灵的洗涤。
通过现场参观学习,团队成员重温先辈们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体会西路军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让大家深刻体会到吾辈应当踌躇满志,心怀大国,坚定不移,传承红色基因,担时代重任!
在革命先烈英勇事迹的感召下,实践团队队员进行了团话旗下庄严的宣誓:“我们要继承老一辈革命精神,珍惜现在,遵守团的章程,履行团员义务,执行团的决议,为党和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铭记共青团的精神,铭记历史使命,以革命先烈为榜样,自觉树立崇高理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发挥文化引领,助力兴村振兴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灵魂”。为体悟临泽厚重文化底蕴,实践团辗转来到国家一级文化馆临泽文化馆,带着求学精神,参观了书画展览厅、摄影展览厅、民俗作品展览厅、多功能厅、书画培训室、文化云直播室等厅室,感受当地的自然之美、乡村之美;感悟非遗文化的魅力;感悟人们收获的喜悦;感悟中国速度的飞跃。
发挥专业特长,助力乡村振兴
“专业技术,服务乡村振兴”。实践团队赴黄羊河农场标准化养殖示范场开展“三下乡”活动,为当地的养殖业提供技术服务,助力乡村振兴。
团队成员走访各养殖专业合作社与养殖户家,发放养殖技术手册并进行详细的交流,根据近几年养殖规模的发展情况、养殖模式、疾病防治情况、养殖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和困难,针对性开展技术指导,精准的把养殖技术、疾病防治技术推送给养殖专业合作社和养殖户,提高养殖效益。
团队成员在场区进行技术指导的同时也参与了剪羊毛、注射疫苗、场区卫生清洁、消毒、饲喂等工作。
在实践活动中,团队成员感受到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显著成效,同时也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乡村振兴的任重道远,同学们更意识到自己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不足。同时此次活动也是理论结合实践的过程,是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的过程,回到学校后应更加主动、认真的学习专业知识,为日后在企业社会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生逢盛世,肩负重任。征途漫漫,惟有奋斗。筑梦暑期“三下乡”实践团队全体成员表示,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子,应立足社会责任,厚植家国情怀,提升文化素养,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在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中贡献应有的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