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18年12月云南民族大学第五次党代会以来,学校党委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团结带领各族师生员工锐意进取、扎实工作,学校办学实力、内生活力与贡献水平进入了快速提升的新时期。为回顾总结近年来学校取得的辉煌发展成就,迎接云南民族大学第六次党员代表大会胜利召开,云南民族大学党委宣传部、融媒体中心特推出《喜迎党代会·我们走过的五年》专题系列报道。
勇担使命跟党走 踔厉奋发育人才
时序交替,万象更新;五载征程,春华秋实。五年来,云南民族大学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着力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着力增强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始终把加强党的建设作为学校全部工作的根和魂。
加强党对学校的全面领导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证。”
2018年5月,学校印发《云南民族大学党委书记和校长经常性沟通协调制度》,每周一确定为书记校长定期沟通日,形成了重要问题及重要事项决策前沟通制度、交心谈心沟通制度等,党政班子协调运行更加通畅。
五年来,学校党委切实承担管党治党、办学治校主体责任,充分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的领导核心作用。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出台贯彻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实施细则,制定《中共云南民族大学委员会会议议事规则(修订稿)》《云南民族大学校长办公会议议事规则(修订稿)》,党委书记、校长带头当好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维护者和实践者,履行好党政班子协调运行第一责任人职责,相互信任,班子更加团结,严格执行“第一议题”制度,推动“六个要件”“六权治本”“六个阳光”等治理理念向基层延伸。
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2024年第五次集中学习
校党委坚持深化内部治理,完善治理体系,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严格执行“正职监管、副职分管、集体领导、民主决策”的权力运行机制和“四不一末”的决策模式,构建党全面领导下的民大治理大格局。成立了12个党委专门委员会,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党管“三重一大”,探索形成了“三型三化三特色”的民大党建模式,推行“新时代民族团结的践行者促进者守护者教育模式”和“123456”的思政工作大格局,实践“12345”日常监督工作模式,构建党对学校事业纵到底、横到边、全覆盖的领导格局,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发挥更加充分。
夯实组织基础 筑牢育人根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全面增强高校基层党组织生机活力,发挥好师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校党委着眼于增强党组织的组织功能,牢牢抓住组织体系建设这个重点,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夯实坚强的战斗堡垒。
采集标本、样本数据核查、芳香植物园劳动教育基地建设、课程思政教改项目、权威SCI期刊Journal of Ethnobiology and Ethnomedicine发表研究成果、编写第二部校园植物手册《四时花雨》……民族医药学院副教授熊勇一直很忙,2023年的暑假期间还带领11名师生前往大理云龙县做民族药物实地调研。2020年,由熊勇担任党支部书记的民族医药学院教工党支部荣获教育部第二批“全国样板支部”,2022年,该支部又荣获省委教育工委首批“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称号。5年来,这支队伍发挥学科专业优势,主动融入学校中心工作,服务于乡村振兴事业和民族团结事业,支部党建和学术科研齐头并进。像熊勇副教授这样的“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学校已经100%配齐,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也全部建成,各项保障措施也在稳步推进。经过多年的建设,有效地破解了教师党员引领作用弱化的难点。
“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熊勇副教授正在芳香植物园授课
五年来,学校狠抓基层组织力建设,26个院系党组织全面修订院系党组织会议和党政联席会议议事规则,明确院系党组织研究决定、前置讨论、政治把关等27类事项。制定《中共云南民族大学委员会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重点任务清单》,探索在宿舍片区成立12个党总支、在楼栋成立39个党支部,创建“党员示范宿舍”累计5647间,创建考评达标的4313间,设立宿舍楼党团活动室,设置党员责任区,开辟党员形象栏,2023年9月雨花校区蕙院3栋“一站式”学生社区试点运行,有效地实现了组织全覆盖和工作全覆盖。
学校召开“我与校领导面对面”座谈会
为破解低年级大学生党员和青年教师党员发展难的问题,建立起了从高中到大学、从大学到研究生阶段入党积极分子接续培养机制,建立领导干部联系青年教师制度,教师党员发展计划予以单列。五年来,共发展党员5998人,其中在高知识群体中发展党员70人,低年级学生党员发展比例达35%。为进一步激活基层党建神经末梢和释放基层党建创新活力,校党委做好顶层设计,打造院系党建品牌,实行“一院一品”工程,各学院党组织根据学科专业特点创建院系党建特色品牌,如澜湄国际职业学院开创的“抓党建五坚持一优化,促棋牌网页游戏平台 高质量发展”;打造党员教育管理服务品牌,在各学院开展“党员理论小讲堂”、打造“党员红色素拓”等。五年来,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的党建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工作取得成效,校党委2020年荣获省委教育工委“一流党建示范高校党委”称号;5个党支部荣获“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27个党组织荣获省委教育工委“一流示范党组织”;建党百年之际,马仲雄同志荣获“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
立德树人 培养时代新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在这里,56个民族的学生欢聚在一起,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沐浴着党的民族教育政策的阳光雨露。6年前,习爷爷勉励我将各民族一家亲的信念播撒到更多人的心田上,当好新时代民族团结的践行者、促进者、守护者。现在我回到了梦想开花的地方,光荣地成为了一名专职辅导员,我将坚守初心,让民族团结之花开放在各族学生心中。”少数民族学生专职辅导员阿丽努尔·阿力木如是说。
辅导员阿丽努尔·阿力木正在与学生开展谈心谈话
为把党建引领的合力聚焦到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上来,校党委充分发挥党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主动融入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战略中,首开《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公共必修课,构建实践了培育新时代民族团结的践行者促进者守护者“多元融合”的育人体系,获国家民委、云南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在学生宿舍、党团活动室设民族团结专栏,打造民族团结教育月、民族风情文化周和民族大联欢元旦篝火晚会三大校园文化品牌,促进各族师生交往、交流、交融。形成了校党委统一领导、统战部牵头协调、有关职能部门和二级学院党委共同参与的“大统战”工作格局,2023年1月学校再次获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成为全省唯一一家两次获此殊荣的高校,被列为全省首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示范创建试点学校。着眼于全面加强党对群团工作的领导,打造“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体系,成立云南民族大学妇女联合会,学校先后荣获“云南省五四红旗团委”“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关心关爱离退休事业,对离退休老同志开展“一对一”精准化服务,不同年龄群体实行“周联制”“月联制”,打造长达70米的“民大记忆”长廊,建成“云南民族大学老年大学”,涌现出了关心支持学校事业发展的谢本书教授(2020年第五届兴滇人才奖获得者),他将50万元奖金全部捐给学校设立“谢本书教育基金”,用于奖励学校优秀教师及品学兼优的少数民族学生。五年来,党建合力在立德树人上更加稳固。
砥砺五载,初心弥坚。回顾我们走过的五年,云南民族大学党委始终勇担使命跟党走,踔厉奋发育人才。未来的五年,云南民族大学党委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政治立校,以党的建设统领全面发展,全力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云南经济社会发展,为党和人民作出更大贡献。(责编: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