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学院
7月8日,重庆青年职业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红浪”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团与重庆对外经贸管理学院“青衿之志,履践致远”基层服务践行团成员跟随带队老师走访合川区隆兴镇天佑村,开展困难群众慰问活动。
深山送暖,心系“山大王”。在天佑村深处,生活着一位特殊的“山大王”。实践团成员在村干部的带领下为这位特困村民送去食用油和大米,与其亲切交谈,了解其身体状况和生活所需,叮嘱其要注意用电用火安全,积极乐观面对生活,让他真切地感受到了团队的关心关怀。
送策入户,保障记心间。实践团成员来到村中特困户家中进行深入走访,送去花生油、大米等慰问品,进行深入交谈,了解到夫妻俩均患有腰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导致无法长期从事体力劳动、只能依靠国家低保维持生活时,大家详细介绍有关帮扶政策,把爱心关怀送到特困群众心坎上。
爱的奉献,温暖老人心。实践团队成员带着敬意走进养老院。通过亲切交流互动,与老人们拉近距离,为老人们包了一顿热腾腾的饺子,用实际行动传递着爱与关怀,让老人们感受到了青年大学生的温暖和关爱。(人工智能学院/张思敏)
马克思主义学院
7月7-10日,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实践团”前往酉阳县车田乡车田村开展“筑梦青年行”和“‘酉’劳耕兴”为主题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暨“行走的思政课”,以实际行动迎接学校第一次党代会召开。
实践团16名大学生拜访了车田村汪天发、杨光贵、张邦祥、邢素娥等不同历史时期的党员,学习他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品格,懂得了新时代青年要有开拓创新、攻坚克难的勇气。
实践团成员手拿镰刀,在田间地头辛勤劳作,为车田村蜂蜜产业发展贡献力量。
实践团成员手拿课本,为20余名留守儿童辅导假期作业,教孩子们画画、做游戏,丰富暑期生活。
实践团成员手拿扫帚,助力最美村落环境更美、更清洁。
实践团成员手拿宣传单,推广“千万工程”经验,为农村环境整治、村落安全防护等贡献青春力量。
实践团成员在当地居民的带领下,学习竹编工艺和土家族摆手舞。(马克思主义学院/刘杰撰稿)
党政办公室 经济管理学院
7月9日,学校“青青普法”基层服务践行团来到巴南区鱼洞街道仙池村香桃种植园,帮助种植户打理果园,布置普法宣传栏,深入了解仙池村村情村貌和香桃产业发展历程,为后续直播带货活动打下基础。
在专业老师指导下,“青青普法”团员和电商专业学生化身“助农主播”和“后勤专员”,通过直播平台展示仙池村旖旎风光,热情推广当地特色农家乐、垂钓园等景点。通过香桃吃播、展示采摘过程等方式,详细介绍产品特性,与观众互动问答,让观众全方位感受到了仙池村的魅力与活力。同时,还适时普及《消费者权益保障法》《电子商务法》等与直播带货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积极营造关注农业、关心农村、关爱农民的良好氛围。(党政办公室/贾晋飞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