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18年12月云南民族大学第五次党代会以来,学校党委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团结带领各族师生员工锐意进取、扎实工作,学校办学实力、内生活力与贡献水平进入了快速提升的新时期。为回顾总结近年来学校取得的辉煌发展成就,庆祝云南民族大学第六次党员代表大会胜利召开,云南民族大学党委宣传部、融媒体中心特推出《聚焦党代会·我们走过的五年》专题系列报道。
踏浪前行风正劲 奋楫扬帆启新程
云南民族大学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近五年综述
五年来,云南民族大学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和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加强意识形态建设与管理,系统推进思想理论教育、文化建设、新闻宣传与国际传播工作,唱响主旋律,凝聚正能量,发出民大声音,营造良好发展氛围,不断提升学校文化软实力和品牌形象,为建设特色鲜明的全国一流民族大学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举旗帜 走深走实理论武装工作
学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不懈用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培根铸魂。加强示范引领。建立“第一议题”学习制度,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健全工作体系,构建理论学习、教育、宣传、研究“四维”工作体系。
云南民族大学大学生理论宣讲团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
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47次,编印学习资料47期。成立了由校党委书记、校长任团长的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团,成员涵盖校党政班子领导成员、各二级党组织书记、马克思主义学院专家学者,深入各二级党组织、各学院、各部门开展宣讲。成立了74支民汉双语宣讲小分队,以双语方式宣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深入推进党的创新理论宣讲活动。学校各类宣讲团开展不同层级、不同形式的宣传宣讲活动965余场次、参加师生3万余人次。组织开展云岭大讲堂•雨花讲坛活动33场,开展张桂梅思政大讲堂•云南民族大学分课堂,成功举办分课堂第一讲《蔡晓东英雄事迹报告会》和第二讲《杜富国英雄事迹报告会》。组织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征文活动。坚持 “校内”“校外”相融合,“线下”“线上”相结合,云南民族干部学院邀请专家学者和领导干部来校作报告2122次,赴中央民干院、福建省委党校、贵州省委党校、井冈山干部教育学院、浙江红船干部学院、浙江大学、上海交大等开展现场教学24次。
学校举办蔡晓东英雄事迹报告会
扛大责 落实落细意识形态责任
学校落细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把凝聚人心、汇聚共识作为意识形态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压紧压实工作责任。推进省委巡视组意识形态专项检查反馈意见持续整改,健全学校教育稳控机制;面对一段时期疫情、舆情多重交织严峻情况,旗帜鲜明有效处置,主动担当快速发声。加强各类阵地管理。对各类讲座、论坛,尤其是涉外学术交流严格审批审查,坚决防范抵御非法宗教活动和境外非政府组织渗透破坏活动。强化舆情引导处置,加强对校园新媒体和二级网站指导把关。
育新人 不断深化思想政治工作
学校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重要指示精神座谈会暨思政课集体备课会
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健全完善思政工作体系。筑牢主阵地上好“大思政课”。加强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2022年云南省本科专业综合评价中,云南民族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位列第一名。有序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开设工作,进一步规范思想政治理论课相关课程的集体备课会工作,加强课程建设,强化质量监控,在提质达标上下功夫。在学校课程等级评价中,4门课程被评为B类课程;五年来,加大一流马院建设力度,马克思主义学院获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数达13项,省部级社科项目42项,发表科研论文110篇,出版著作24部;加大领军人才的引进力度,王传发教授等25名博士或高职称教师充实到思政教学科研管理一线。在2023年云南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暨优秀课程观摩活动中,云南民族大学有4名教师进入决赛,居全省高校第二位。在云南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比赛中,云南民族大学3名教师获一等奖,居全省高校第一位。
兴文化 巩固提升文化建设水平
学校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厚植校训,传承民大“团结、进步”精神。以文明校园建设为抓手,不断提升校园文化内涵品位。进一步对学校教育思想、办学理念、校风等精神内涵进行凝练和归纳,展示学校独特、鲜明的文化积淀与文化追求。学校建成志公堂、国旗台、团结进步文化景观、环雨花湖休闲步道等一批校园文化设施,倾力打造云南首个国家文化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小河淌水》歌剧等文化精品,实现了零的突破。按照“六个好”标准加强文明校园建设,获批“云南省文明校园”,学校深入开展文明学校持续建设和文明学院、文明处室、文明宿舍、文明社团创建,弘扬健康向上的校园文明新风。加强校园走廊、文化墙等校园文化建设,潜移默化中陶冶学生情操、美化学生心灵、启迪学生智慧,筑牢思想防线。
歌剧《小河淌水》在云南省大剧院首演
以庆祝建党100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等为契机,通过思想政治理论学习引导各族师生“当好新时代民族团结的践行者、促进者、守护者”,引领师生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校获全国“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单位称号,校青年志愿者协会功能型团支部入选2022年度全国高校“活力团支部”最具贡献度TOP100榜,校红十字会学生分会在第六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中荣获全国赛银奖,“大学生民汉双语志愿服务团”先后获团中央等五部委首批全国大学生民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