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认真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深化现代化棋牌网页游戏平台 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以开滦集团两会精神为指导,聚焦内部管理、薪酬分配、教学、社会培训服务、职称评聘五个重点领域,大力实施改革性举措,为更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产教融合服务“五个现代化开滦”建设提供保证。
推进内部管理机制重塑,全面提升学院工作质效
创新实施以“两条序列,四类指标,信息管理,量化奖励”为主线的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用科学考核“指挥棒”促进学院各单位、系部工作质效提升。两条序列,就是根据部门单位性质,设置机关教辅、教学单位两条考核序列,精准分类考核;四类指标,就是围绕重点工作任务,设定共同工作目标、机关教辅业务工作目标、教学单位业务工作目标“三类考核目标”和“一类负面清单”,涵盖193项考核细分项,额外设置标志性成果加分项,细化责任分工,精准打分评价,推动考核工作量化、细化、具体化;信息管理,就是依托内部质量管理平台,每月对各部门单位进行考核赋分并进行公示,年底汇总积分情况;量化奖励,就是坚持定量为主、定量定性相结合的方式,系统计算各部门单位年底考核得分,将其作为直接依据发放年度绩效考核奖励,部门单位进行二次分配。学院通过科学的制度设计和规范的运行流程,有效建立起一套系统全面的综合考核体系,解决了考核什么、怎么考核等关键问题,有力推动各项工作高效运转和持续发展。
深入推进薪酬分配制度改革,充分调动干事创业积极性
坚持把薪酬制度改革作为激发主观能动性、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不断深化薪酬体系建设。在理念上,打破“大锅饭”传统思维,更加突出“价值创造”导向,大力倡导“以努力定高低、以业绩论英雄”的分配理念,推动薪酬制度与学院发展战略目标和文化价值追求更好统一,着力引导教职工立足岗位、真抓实干,以卓越工作赢得尊重、荣誉和与之匹配的回报。在结构上,健全完善薪酬制度体系,制定实施《学院二级单位班子奖励办法》《标志性成果奖励办法》等政策文件,持续加强结构调整和指标优化,加大绩效考核力度,保证固定工资,用好考核工资,用活机动工资特别是单项奖励和特殊奖励政策,合理拉开薪酬差距,实现差异化分配,真正让有贡献、有业绩、有担当的人收获更多。在考核上,根据不同岗位的工作职责和目标,制定具体、可衡量、可实现、相关联、有时限的绩效指标,在确保教职工明晰工作重点和努力方向基础上,重点加强工作成果、工作质量、工作效率等的考核,全面客观地评价工作绩效。发挥党组织工作优势,定期开展绩效反馈和交流沟通,帮助教职工正视工作表现与组织期望之间的差距,更好地提升改进,提升工作质效。
深化教学改革,以产教融合为核心铺展技能强企新画卷
紧跟开滦集团产业报国、实业报国发展使命,围绕“三柱一新”产业格局和新材料“一基四链”发展布局,大力推行以“技能转型”为育人核心的教育改革。制定实施“培养面向岗位的高素质技能人才和面向现场的领班技师”的人才培养目标,全面践行专业和企业融合、课程和岗位融合、教师变师傅、教室变车间、教材变工单“二融三变”教学改革新思路,重点实施“金专”“金课”“金师”“金地”“金教材”改革专项行动,着力培养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今年以来,学院扩面服务集团发展,先后为红树梁矿和西乌旗矿制定变频器使用与维护等6个项目的“专项培训包”,为实业公司定制开展“闲置资产处置和去产能矿井再利用”资产管理培训,为物资公司开展物资管理系统的应用培训,为本部各生产矿井开展“加工中心培训”、PLC1200高技能研修等20多个“小而美”的专题培训。立足集团科技创新需要,学院重点建设煤矿智能开采实训基地,实施青工、操作工、技术人员技能水平提升层次递进培训方案,着力打造省级重点实验室,擦亮能源学院培训服务品牌。
构建培训大格局,深化社会培训服务
在全面满足开滦集团人才需求的基础上,注重挖掘培训市场,发挥河北省新能源棋牌网页游戏平台 集团牵头单位优势,不断拓展开放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与天津海尔公司、青岛海尔公司、唐山擎兆公司、火酷公司等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共建“厂中校”“校中厂”“产业学院”“企业冠名班”,构建现场工程师、学徒制等培养育人模式。承办“能源动力类产业导师培训”等3个国家级培训项目,来自全省58所职业院校的170多名教师参加培训,获得财政支持资金66万元;对接省应急厅,申报河北省非煤矿山培训资质;对接退役军人事务局,申报退役军人培训基地项目;与极兔物流有限责任公司尼泊尔分公司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开展“中文+技能”的国际物流业务人员培训,打开职教“随企出海”的国际市场大门。2024年,学院全年培训量近5万人天,进一步提高了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
推进职称评聘制度建设,更好服务教职工职业发展
坚持导向鲜明、精准科学、竞争择优的原则,搭建“1+3+15+N”职称评审系统框架和“344N”职称聘任系统框架,全面打造衡量教职工专业能力与职业成就的关键标尺,促进教职工职业生涯持续健康发展。“1+3+15+N”职称评审系统框架,就是推进职称评审量化赋分标准平衡化修订,重点实施导向鲜明、精准科学、竞争择优的一个实施细则,聚焦高校教师、辅导员、技工院校教师3个职称系列,设置15个职称级别,以及明确N项评审条件,实现各种评价要素之间相互补充、相互促进。“344N”职称聘任系统框架,就是区分专任教师、辅导员、管理人员3种人员类别,正高、副高、中级、初级4个职称级别,基本任职条件、考核条件、破格条件、否决限制条件4类聘任条件,以及N条考核条件,重点对聘任条件和考核条件进行再明确再清晰,严格对标对表抓好评审工作落实,形成更加系统、更为全面、更趋精准的职称评审生态,着力评聘出符合新时期教育工作要求和标准的人才,提高工作的准确性和适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