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包钢(集团)公司党委组织部(人事部)副部长赵喜胜一行来辽宁科技学院调研并开展合作交流。校党委书记赵毅、副校长葛会奇参加调研。校企双方围绕如何深化合作,展开了深入且富有成效的交流,共同探寻钢铁行业创新发展的新路径。
赵毅向包头钢铁集团长期以来对学校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她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鞍钢集团本钢考察时指出钢铁产业是我们国家的重要基础产业,这为学校坚定不移地秉持冶金特色办学理念注入了强大动力。辽宁科技学院以“东北抗联精神”+“钢铁文化”双思政育人为依托,积极探索“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致力于将课程内容与钢铁冶金技术的前沿发展紧密衔接,让教学过程与数字化、智能化的钢铁生产实际流程深度对接,使人才培养目标精准契合智能化产业发展需求,全方位推动应用型人才的高质量培育。
赵喜胜表示,包钢作为我国最大的稀土集团和最重要的稀土资源掌控企业,在国家乃至世界稀土资源开发利用、科研发展等方面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以及大批科学家、科研院校的技术帮助。希望校企双方在人才培养的精准度上建立更紧密的沟通机制,依据包钢稀土研发、钢铁生产工艺优化、智能制造等不同的岗位需求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使学校培养出的人才能够更快、更好地适应企业岗位,实现从校园到职场的无缝衔接。
调研期间,包钢集团一行实地参观了学校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院智慧冶金综合实训中心。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院副院长曹艺详细介绍了先进的冶金虚拟仿真实训系统。她表示,实训中心将钢铁企业的智慧集控中心引入课堂教学,精心营造出数字化、智慧化的生产管控环境,通过工程模拟、动态模型虚实结合的训练使学生们身临其境般模拟钢铁生产管控流程,有效提升应对生产异常情况的处置能力,缩短了学生专业学习与企业生产实践的距离,以创造性的场景教学为科教融汇、产教融合搭建了高效平台。
下一步,学校将继续锚定钢铁冶金特色办学方向,进一步深化供需对接,在人才培养、科研创新等多方面与包头钢铁集团紧密协作,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共同推动钢铁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共同推进产教融合取得更多成果,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