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学校美育浸润行动,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坚定文化自信,以美育浸润学生,全面提升学生文化理解、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等核心素养,4月15日,沈阳音乐学院红色文艺轻骑兵怀揣着“传承鲁艺精神 讲好沈音故事”的崇高使命,走进辽宁科技学院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为学校师生带来一场精彩卓绝的高雅艺术演出。
沈阳音乐学院党委书记赵恒心、党委副书记孙旭东,辽宁科技学院党委书记赵毅、校长李卫民、党委副书记宋明凯、副校长罗旭东、纪委书记关雅君、副校长闫海军、副校长葛会奇、校长助理王琳琳,沈阳音乐学院党委组织部部长耿岩、团委书记白晓微、后勤管理处处长董文胜、党委宣传部副部长李双雁与辽宁科技学院各部门、各学院师生代表700余人欢聚一堂,聆听时代妙音,感受奋进之力,共享这场高雅与温情并存的视听盛宴。
本场演出在中国古典舞群舞《清风徐来》中拉开序幕,舞姿翩若惊鸿,意境清雅悠远,生动诠释了古典艺术的灵动之美,将现场观众瞬间带入美轮美奂的艺术殿堂。
随后,沈阳音乐学院学子们以“传承鲁艺精神 讲好沈音故事”为主题深情回顾沈阳音乐学院与“鲁艺精神”的历史渊源,激励当代学子以艺术之力书写时代篇章。
经典歌曲《年轻朋友来相会》,在九位青年的演绎下焕发新声。欢快的旋律与充满活力的合唱,传递出青春的热情与团结的力量。笙独奏《甘榜印象》通过悠扬婉转的旋律、细腻动人的演奏,描绘了异国田园生活的诗意画卷。歌剧选段《斗牛士之歌》,在浑厚嗓音的激情演绎下,将斗牛士的豪迈与戏剧张力展现得淋漓尽致。
原创作品《陌上花开》融合传统民乐与现代技法,在二胡与竹笛的共同演绎下,呈现出清新隽永的东方意境。男声独唱《延安颂》将革命年代的炽热情怀与地域风情完美交融。音乐剧选段《The Music of the Night》以极具感染力的嗓音深情演绎,再现角色复杂的情感世界。
钢琴独奏《中国之梦》以恢宏气势与细腻技巧,通过琴声描绘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丽图景。单簧管独奏《小协奏曲》通过灵动的技巧与深沉的情感,展现管弦乐器的丰富表现力。巴扬手风琴独奏《西班牙斗牛士》以激昂的旋律与精湛的演奏技巧点燃全场热情。歌曲《天之大》歌颂母爱的伟大,动人的旋律令在场观众动容。歌剧选段《天啊!是什么点燃了你的愤怒?》由多位歌者联袂呈现,高难度的演唱兼具戏剧性与艺术性,展现声乐表演的高水平。
本场演出在全体演员的合唱《我和我的祖国》中落下帷幕,经典旋律响彻全场,激昂的歌声凝聚了广大师生对祖国的深情礼赞。
文艺汇演后,沈阳音乐学院党委书记赵恒心、党委副书记孙旭东先后来到学校地质博物馆、东北抗联精神育人“筑梦空间”展馆、智慧冶金综合实训中心,实地了解学校立足冶金行业培养应用型人才、深挖辽宁红色“六地”文化资源思政育人以及深耕学科专业建设发展情况,并围绕人才培养、专业建设、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红色育人等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两校表示,希望今后加强合作交流,增进友谊、共谋发展,为服务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贡献两校力量。
此次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以艺术为纽带,重温红色记忆,诠释信仰力量,不仅为两校师生呈现一场艺术盛宴,更加深了辽宁科技学院与沈阳音乐学院的深厚情谊。未来,辽宁科技学院将注重发挥文化养心志、育情操作用,用活用好学校“东北抗联精神”+“钢铁文化”双育人品牌,春风化雨、培根铸魂,坚定师生文化自信自强。以文育人、以艺交情,用艺术加深与省内其他高校间的交流合作,让更多的红色文艺作品在艺术创新的演绎中焕发无限活力,成为新时代青年培根铸魂的生动教材,共同为传承红色文化、讲好辽宁故事、中国故事贡献辽科力量与智慧,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作者:唐春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