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哈尔滨师范大学、哈尔滨石油学院和哈尔滨新区第一学校的师生来到黑龙江外国语学院国际和平资料馆,多校联动,积极开展思政实践教学活动,携手探索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为学生们呈上了一场场别开生面、意义深远的场馆里的“大思政课”教学体验。
4月9日,哈尔滨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启了一场特殊的专业实践之旅。思想政治教育系副主任任大顺携同翟志、黄明中、金雄鹤、刘建萍等多位教师,带领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2021级至2023级的80名莘莘学子,来到黑龙江外国语学院国际和平资料馆。在这里,黑龙江外国语学院教师于永杰、赵艳珊,为哈师大师生详细讲解资料馆背后的历史故事与和平内涵,让同学们在史料中感悟思政力量,铭记历史,珍爱和平。
4月15日,哈尔滨石油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吴卫东率学院骨干教师、经济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的80余名师生代表走进国际和平资料馆,一场 “行走的思政课” 实践教学活动热烈展开。黑龙江外国语学院副校长焦洪双亲临现场,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饱含深情与力量的开场致辞。焦洪双副校长说:“同学们,我们身处和平年代,但历史的硝烟从未真正远去。铭记历史,是我们前行的根基,它时刻提醒我们从哪里来;珍爱和平,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唯有珍惜当下,才能守护住这来之不易的安宁。今天,大家走进资料馆,就是要上好这一趟思政实践课,将历史的厚重转化为奋进的力量,让理想信念在心底生根发芽。”于永杰、赵艳珊两位老师接过 “知识接力棒”,引领同学们徜徉于历史长廊。同样聚焦思政实践,4月15日,哈尔滨新区第一学校的师生们和黑龙江外国语学院青马工程的学员们,满怀热忱地走进黑龙江外国语学院国际和平资料馆,开启一场思政研学之行。当日,黑龙江外国语学院副校长焦洪双亲自为师生们带来一堂绘声绘色的思政实践课。焦校长将思政理论融入历史,引发同学们阵阵思考,点亮了他们心中的红色火种,助力莘莘学子系好人生 “第一粒扣子”。
这一系列跨校联动的思政实践活动,依托黑龙江外国语学院国际和平资料馆丰富资源,打破校际壁垒,实现了从大学到中小学不同阶段思政教育的有机衔接。各方以实践为笔、以共育为墨,合力绘就大中小学思政教育协同发展的崭新画卷,为培养时代新人注入磅礴的精神动力,助力学子们在思政熏陶下逐梦远航。未来,此类校际合作的思政实践探索有望持续深化,为教育领域的思政建设带来更多有益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