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辽宁科技学院于2024年5月报送的《提升“大思政”育人效果:抗联精神“一体两翼”铸魂育人体系的构建与实践》案例,凭借独特的视角与创新模式,成功入选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发展中心《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年度发展报告(2023)》,此项殊荣不仅是对辽宁科技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高度肯定,更为新时代高校依托红色文化资源创新思政教育、培养时代新人提供了全新教育范式。
多年来,辽宁科技学院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育人实践中,学校充分挖掘辽宁红色“六地”文化资源的丰富内涵,特别是将东北抗联精神融入教育教学体系,结合学校自身在冶金领域的办学优势,构建了以“东北抗联精神” + “钢铁文化”双育人模式为抓手,以“大思政课”为统领的思政育人体系。在双育人模式推进中,学校不仅通过课堂教学、红色研学等多种形式让东北抗联精神的种子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还借助钢铁文化所蕴含的坚韧、严谨特质,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工匠精神,实现精神塑造与技能培养的有机统一。在“大思政课”建设中,学校打破传统思政教育的时空限制,将思政课堂拓展到红色教育基地、企业生产一线,邀请抗联英雄后代、行业楷模走进学校,用真实的故事、生动的案例为学生打造“沉浸式”思政学习体验,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显著提升,爱国情怀、奋斗精神得到有力激发,在各类实践活动中展现出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下一步,学校将以此次“大思政课”育人案例入选为崭新契机,锚定红色文化育人目标,开启育人工作新篇章。围绕案例,进一步深度挖掘辽宁红色“六地”文化资源,将东北抗联精神中不屈不挠、奋勇抗争的特质与钢铁文化中坚韧不拔、精益求精的内涵有机融合。通过打造红色文化课程群、开展沉浸式红色实践活动、建设红色文化主题场馆等多元举措,让红色文化全方位融入教育教学与学生生活。以红色文化滋养学生心灵,培育其家国情怀与使命担当,激励学生在传承红色基因中汲取奋进力量,努力成长为兼具红色底蕴与专业素养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高校思政育人工作贡献辽科智慧与方案。(作者:李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