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是政治课教学中巩固知识、培养能力、考察学生思想品质和觉悟形成状况的重要形式和手段,也是新课程理念下思想政治课教学不可或缺的教学环节。练习的具体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但无论采取哪种形式,要充分发挥练习在学生的知、能、情、意、行中的训练和检测的作用,在练习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中,都必须充分把握好三个“度”——梯度、精度、效度。
一、梯度
梯度练习,指练习设计和实施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综合,由认知水平到觉悟水平,逐层推进,步步提高,以实现知识获得、能力培养和觉悟形成的统一。教学过程中,只有通过一定程度的梯度练习,才能使学生逐步学会灵活运用知识,增强理解和运用能力,提高综合素质。梯度练习不仅有利于教师全面检测学生的能力,有利于学生思想觉悟水平的达标。
从不同角度区分,梯度练习有以下几种情形:
1、按照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规定的认知发展的能力级要求,可以分为感
知层次和识记层次、理解层次和运用层次的练习,最后设置觉悟层次和践行层次的练习,以考察学生的思想觉悟和行为品质的形成状况。
问:(1)从上表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识记水平) (2)简要说明我国为什么要实行这种基本经济制度?(理解水平)
(3)有人说:“非公有制经济存在发展下去会改变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对此说法你认为对吗?为什么?(运用水平)
(4)你认为为了提高自己生活水平,将来应怎样考虑自己的就业选择问题?(觉悟水平)
通过上述不同能力级练习的设置和训练,在教师层层设梯、学生步步登梯的过程中,实现由认知水平向觉悟水平过渡。
2、根据学生思维水平的发展程度,通过没计不同难度问题,引导学生思维由单向转为多向,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提高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灵活性和批判性。
例如,指导学生讨论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性时,教师可先启发和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角度思考:
(1)从社会主义制度角度看,实施西部大开发有何意义?
(2)从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上看,实施西部大开发有何意义?
(3)从国家统一和民族关系上看,实施西部大开发有何意义?
(4)从党的领导上看,实施西部大开发说明了什么?
学生从不同角度深刻感受和理解后,对西部开发就有了全面认识。通过这种多个单向思维练习,就能为学生发散思维形成打下牢固的基础,然后再变换材料和命题,学生就能达到发散思维能级,独立自主地进行多角度思考完成练习了。除此之外,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方面的形成都可以通过不同方式、不同阶段的梯度练习得到培养和锻炼。
在运用有关知识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的初始阶段,梯度练习的铺设和过渡非常重要。如辨析题和材料性分析说明题,可设置“思路提示”,以降低思维难度,便于学生正确把握思维方向,提高完成练习的成功率和准确率。在学生有了一定的能力之后,可逐步撤掉“思路提示”的梯予,使学生自由思考,自主完成。
二、精度
练习的“精度”,就是设计练习时要抓住社会生活的焦点、国家形势发展的热点和教材知职的重点、难点,结合学生思维水平的特点、掌握程度的薄弱环节和思想认识的困惑点,精心编拟,巧妙设计,从而真正收到以练促教,以练促学,以练明理导行的效果。在课堂教学中,富有一定精度的练习,有利于激发学生发现和探究问题,促进学生主体积极参与,实现多向互动,从而生成新的知识。为此应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