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苏州 省属高校 公办本科
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高校
教育部信息化建设试点高校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
江苏省文明学校
江苏省高等学校和谐校园
江苏省平安校园
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江苏省共青团工作先进单位
选择常熟理工学院的十大理由
常熟理工学院是江苏省省属公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1958年建校以来已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十多万名各类人才。学校设有14个二级学院(部),55个招生本科专业,涵盖工学、理学、文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艺术学等7大学科门类,面向全国21个省招生,全日制本科在校生20000多人, 联合培养全日制研究生100多人。在60年的办学历程中,凝练了“注重通识、融入业界”的人才培养理念,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道路。
优越的区位
学校位于经济最发达的长三角地区,坐落于人文荟萃、山明水秀、交通发达的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际花园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苏州常熟,东倚上海,西邻无锡,北接南通。
敬业的教师
学校师资队伍“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精干高效”,有高级职称者550多人,博士380多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160多人,国家级教学名师、省级教学名师4人,省科技创新团队5个,省优秀教学团队3个,具有行业背景的“双师型”师资约占1/5。以执着的敬业精神、精湛的教学艺术和丰硕的教学成果言传身教,教书育人。
勤奋的学生
以“勤奋刻苦、明德博学、志存高远”为优良学风,培养“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时代英才。毕业生考研升学率逐年上升,2018年有509人考取研究生,且多数为“985”、“211”工程高校和国外知名大学。其中,有57名学生被诺丁汉大学、利物浦大学等世界名校录取继续深造。
规范的管理
学校注重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的过程控制,并建立集“教学、科研、管理、服务”四位一体的综合信息系统,充分发挥职能部门与二级学院协同育人,全面实行“班主任+辅导员”二元制学生管理模式,以“严明的规章、有序的运行、积极的创新”为特色,全程、全员、全方位推进人才培养工作。
贴心的服务
学校贯彻“以生为本”服务理念,构建集“学业服务、生活服务、信息服务、助困服务、心理服务、就业服务”六位一体的学生服务体系,以“到位、有效、贴心”为原则,为学生提供学业、成才保障。
多元的资助
除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以外,学校还利用区位优势,充分挖掘社会资源,积极拓展解困助学渠道,设立许璞奖学金、77物理奖学金、鹏旭医药奖学金、长春化工奖学金、阿科玛奖学金、隈利实国际助学金、农商行助学金、伟众助学金、双维助学金、敬鹏助学金、德康博爱基金等近30种奖助学金。各类奖助学金从1000元至20000元不等,另外,每年为贫困学生提供数百个勤工助学岗位,保障学子顺利成长成才。
精彩的活动
精心组织科技、文化、公益、竞赛、体验、交流、创新、创意、创业等活动,打造多彩的校园生活。近三年,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智能互联创新应用设计大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等赛事屡获佳绩。学校获批省级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累计入驻134个创业项目,其中具有法人资格的大学生创业项目55个。
优质的就业
稳居高位的就业率、良好的苏南就业区域、优秀的就业质量,为学生提供了职业发展的广阔天地。已建立就业、实习基地150多家,平均每年举办招聘会、宣讲会300余场次,发布就业岗位约1.6万个,毕业生职业流向以高技术技能岗位为主。多年来,毕业生年内就业率稳定在98%以上,其中2/3以上的毕业生在苏州、无锡、常州和上海地区就业,学校连年被授予“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优美的校园
学校自然环境生态优美,坐落在美丽的昆承湖畔,现有隔湖相望的东湖、东南两个校区,校园占地面积1800多亩,建筑面积60多万平方米,校园建有现代化的图书馆、大学生活动中心、教学楼、体育馆、实验中心等先进的教学科研设施,学生宿舍统一安装空调,为学生生活成长提供优越的硬件环境。
广泛的交流
学校与美、英、德、法、意、加、澳、日、韩等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80多所高校建立友好联系,近年来,学校每年有百余名师生赴英、美、德、日、韩等国外高校学习交流。学校建有以“东吴讲堂”等项目为平台的国内外学术交流体系,一大批著名学者来校讲学。
【联系方式】
学校地址:江苏省常熟市南三环路99号 邮编:215500
招生办电话:0512-52251131(传真)、52251136
学校网址: http://www.cslg.edu.cn
招生办网址:http://zsb.cslg.edu.cn
艺术与纺织服装工程学院简介
艺术与纺织服装工程学院办学历史可追溯到上世纪七十年代。秉承“服务地方、强调应用”的办学理念,注重学生基本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为社会培养高素质、高技能、高水平的应用型专业人才,为服务地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做出了贡献。
学院拥有一支结构合理、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教师总数66人,其中教授7名,副教授21名,博士8名,硕士生导师4人,具有硕士学位及以上的教师比例80%以上,省级教学名师1人。现学院设有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艺术设计、产品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服装设计与工程(工科)等本科专业,全日制在校学生1544名。学院依托周边地区发达的区域经济优势以及产业集群优势,与地方行业企业联合,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注重教学与实践相结合构建实践教学体系,为学生搭建与产业相契合的实践教学平台。学院艺术氛围浓厚,组建了各类学生创作社团,初步形成了注重学生的基础能力、创造能力、适应能力培养的办学特色,学生综合素质不断提高。近年来,学院学生在各类比赛中屡获佳绩,获得省级以上奖励累计达500多项。
多年来,学院整合校内外资源,与地方政府、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中国缝纫机械协会、常熟服装协会、仕德伟集团等行业权威机构及大型集团公司,共同成立了服装造型技术协同创新中心、苏州市服装IE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产学研用平台。校内实验(实训)教学基地与产学研用平台,面向师生全天开放,为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夯实了基础,提升了社会服务能力。
学院积极开展对外合作,致力于与地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的深度合作,服务地方经济。学院大力探索“行业学院”办学模式,2018年初,与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检测中心达成了联合培养及共建行业学院合作意向。同时,与江苏省科普美术家协会、工艺美术学会、工艺美术行业协会、美学学会、江苏省及苏州市工业设计学会、工业设计协会、波司登集团、海澜之家、红豆集团、香港翡冷翠集团、洛可可设计集团、常熟市东方红木家具有限公司、通润集团、龙创汽车设计、简一工业设计等行业机构以及大型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深度合作关系。
在国际间交流方面,学院积极开拓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多年来,已经与英国伯明翰城市大学、英国坎布里亚大学、利物浦大学、艺术设计大学等国外院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为在校学生提供了广泛的国际交流与学习机会,进一步拓展了学生的国际视野。
学院注重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就业指导,加强学生求职能力培养及职业素养、职业道德教育,努力拓展毕业生就业方向和渠道,从而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及适应社会的能力,不断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每年定期举办各类专场招聘会、宣讲会。学生就业情况好,就业对口率高。毕业生就业率连续3年达99.5%以上,考研、出国升学率逐年提升。学院重视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