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语出《左传》:“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立德”为“三不朽”之首,是为人处事的最高境界,意为具有完备的道德人格,也包含与人为善、和谐相处的含义。尚德才能尚国,立德方能立人,德立,则人立、事立。治校之立德,在于依法治校,以德治校;教师之立德,在于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学生之立德,在于爱国爱校,成才成人。“立德”,寓意师生德才兼备,不断发展,成为大写的人、舒展的人、博雅的人、睿智的人、和谐发展的人。
“立行”意为培养高尚的品行。源自《国语·晋语》:“宣其德行,顺其宪则,使越于诸侯”。德与行是个人修养最重要的两个方面,德行兼备、内外兼修才能做到言行一致、虚实相长。无论是学校、教师还是学子,都必须努力达到“立志以求远,立行以求功,立德以求尊”的境界。“立行”体现学校推崇树立良好道德,塑造完备品行,追求真理,矢志不渝,自强自立的精神。
唯实唯新:“唯实”就是为人平实、专业厚实、工作扎实、实事求是;“唯新”就是治学创新、行动领先,开拓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