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环境与监测实验教学中心——山西农业大学_棋牌完整版游戏官方网站 |中国棋牌完整版游戏官方网站 - 线上棋牌平台官方版 
大学库管理系统

农业环境与监测实验教学中心——山西农业大学

中国棋牌完整版游戏官方网站

山西农业大学位于山西省太谷县,是一所有具有百年历史文化传承的著名学府。起源于1907年孔祥熙先生创办的私立“铭贤学堂”,逐渐发展壮大为现在的山西农业大学,1979年被列为全国重点高等学校。

农业环境质量与农产品质量安全已成为21世纪粮食安全以及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点研究领域。农业环境与监测重点是为农田土壤、灌溉水、大气环境满足农业高产、高效、优质提供依据。2004年12月,山西农业大学正式成立了我国农业院校中惟一的农业环境与监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以下简称“中心”)。2009年被评为山西省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山西农业大学农业环境与监测实验教学中心隶属于资源环境学院,其前身是1958年成立的土壤与农业化学专业,1979年独立建系(简称土化系),主要开设土壤学、植物营养学、地质学、土壤农业化学分析、农业微生物学等课程,2002年经过山西省教育厅批准成立山西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为农业资源与环境、环境科学专业的本科生增设环境土壤学、环境监测、农业环境学、环境微生物学等课程与实验。已经面向全国培养农业资源与环境、环境科学的毕业生2600人。

农业环境与监测实验教学中心现有教授12名,研究员4名,博士16名,副教授8名,讲师12名,其中教授中有省级教学名师3名,省级中青年学术带头人4名,教学辅助人员7名,其中高级实验师2名。“中心”由6个综合实验室,16个功能实验室,和一个实验站组成。“中心”面向环境科学、农业资源环境、生态学、农学、草业科学等13个本科专业开设28门课程的实验课教学,共开设实验项目178个,其中综合性、设计性实验42个,占23.6%,实验项目年更新率达5%以上。

“农业环境与监测实验示范中心”是在资源环境学院(原土化系)“综合实验室”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1987年原土化系率先在山西省高校进行系管实验室改革,实现了人员统一安排、仪器药品统一购置、实验场所统一调配,1992年分别受到国家教委、山西省教委先进集体表彰。1997年原土化系“综合实验室”通过山西省教育厅对全省高校实验室的首次评估。

2000年山西省教育厅授予原资环系综合实验室先进集体。2004年学校授予资源环境学院“产学研结合优秀奖”荣誉称号。“中心”依托雄厚的学科基础和特色鲜明的科学研究,以满足社会的需求为目标、以系统的教学改革成果为基础,不断更新实验教学内容、体系和手段,在国内环境科学专业、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创建并实践了“4211”人才培养模式,按照“基本技能实验+综合性实验+研究创新(设计)性实验”三个层次的实验教学体系,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认真把握“学、思、行”三个实验教学环节,贯彻“以人为本,以问题为中心,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实验教学理念和“三利于”、“三突出”、“三个结合”的实验教学定位。

近五年来,“中心”补充有硕士学历的教学辅助人员3人,累计得到山西省政府及学校的直接经费投入677万元。目前“中心”拥有大中型仪器设备225台(件),仪器设备总值达960万元;改造后实验室总面积1500 m2,使“中心”实验室场所标准化。2009年农业部与山西省将共同投资176万元,在资源环境学院实验站内建设我国高等农林院校唯一的山西农业大学大型沼气科教示范工程。

“中心”历史沿革悠久,传承和创新相结合,主讲教师的实验教学意识和能力强,水平高。从1958年开始,林成谷先生带领全系师生进行治理盐碱地、低产退化农田改良培肥的实验与研究,其中大寨海绵田实验与研究1978年获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奖;林成谷先生主编的《土壤学》教材在1975年成为人民教育出版社全国首批高校教材;20世纪80年代,针对山西煤矿开采造成的生态破坏问题,率先在全国开展了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研究,1995年林成谷先生主编了第一本《土壤污染与防治》全国农业院校统编教材。2001年开始,中心多位人员主编、副主编和参编了21世纪教材、十五、十一五规划教材中环境类教材与实验教材:土壤学、土壤肥料学、土壤污染与防治教材的编写。

专业载体厚,特色明显,形成了一流学科和特色专业支撑的实验教学内容和实施过程。从2001年开始,在保证本科生实验教学任务的前提下,先后有1300余名大三大四的学生参加了山西省200余个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监测、无公害产品产地环境质量监测、山西省农业污染源调查、全国土壤污染项目中山西省吕梁市13个县市的土壤污染调查、山西省600万亩基本农田一般农区环境质量监测,山西省27个县污水灌溉土壤质量调查等项目的水、土、气及农产样品的采集和分析化验工作。通过承担以上社会服务工作,使“中心”的实验教学步入了项目分析有标准、仪器使用需校检、分析人员要培训、操作步骤需规范的严要求行列,使实验教学的质量得到极大的提高。学生通过参与社会服务活动接受并规范地完成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高了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

创建并实践了“4211”人才培养模式,利用综合化、信息化的实验教学平台构建并实施了培养本科生的实验教学新体系、新模式。历经半个世纪几代人的不懈努力,资源环境学院在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不菲的成就。近年来获得省级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9项,教学一等二等奖6项,发表SCI、EI和一级论文100余篇。目前资源环境学院拥有1个土壤学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土壤学省级重点学科,4个硕士学位授权点,5个本科专业,其中农业资源与环境、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为山西省品牌专业。

“中心”不断增加对外学术交流活动。近五年来,先后主办了“全国土壤演变与生态环境效应学术会议”、“21世纪土壤学教材研讨会”、“后现代(生态)农业与西部开发国际学术研讨会”等,2007年中国科学院赵其国院士来我中心为师生作了“土壤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问题”报告,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教授举办专家论坛和学术报告会,聘请加拿大、日本崎玉县环境研究中心的研究员任兼职教师。通过以上活动,为本科生了解本专业领域国内国际学术动态和先进的研究方法与手段提供了平台。

“山西农业大学农业环境与监测实验教学中心”秉承山西农业大学“学以事人”的百年历史文化积淀和 “崇学事农,艰苦兴校”的农大校风,在队伍建设上始终坚持培养教师“躬身治学,立德树人”的宗旨;在实验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明理笃志,博学尚行”;为农业环境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

中国棋牌完整版游戏官方网站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