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8月,由辽宁省教育厅批准,依托辽宁大学,在辽宁大学环境学院的基础上组建辽宁省高校污染控制与环境修复重点实验室。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任南琪主任等国内知名专家组成的学术委员会站在学术前沿对本实验室进行学术指导,确保研究的先进和创新性。污染控制与环境修复重点实验室坐落在辽宁大学环境学院,实验室面积1780平方米,近两年投入达500余万元,有各类研究人员四十余人。
在科学研究方面,重点实验室紧紧围绕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环境污染治理问题,以多学科融合为手段,瞄准当前我省辽河综合治理、污染土壤生物修复、湿地生态建设和规划、废弃矿区生态恢复、荒漠化治理等大型环境与生态工程建设项目,以污水生物处理技术、污染土壤生物修复技术、草业生态等为研究重点,将辽宁省老工业基地的产业结构调整和生态环境综合整治紧密结合起来,实现科学研究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提高辽宁生态环境质量和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之目的。
在人才队伍建设与科研能力建设方面,重点实验室建设与辽宁省重点学科(环境科学)建设有机结合,设立省级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重视团队建设,注重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组建一支富有科研创新精神和能力,具有国际学术视野,具有承担国家重大项目的研究团队。在实验室条件建设方面,与辽宁大学“211工程”“污染防治与环境生态学”重点学科建设有机结合,加大重点实验室的投资力度,建成省内实验条件完备、仪器设备精良与主要研究方向配套的省内科学研究开放平台。在实验室管理方面,参照国家重点实验室管理模式,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的指导下,以提升科研团队核心竞争力为根本,产学研结合,全面提高科学研究水平及服务地方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为目标,加强机制与体制创新。
在配套设施方面,重点实验室先后购置各类仪器设备用于开展科学研究,其中万元以上设备138件,具有原子吸收光谱仪、红外光谱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高效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超速冷冻离心机、荧光分光光度计、离子色谱仪、PCR、光合作用仪、大型数字化仪、绘图仪等大型仪器设备。学院以辽宁省高校资源与环境科学学科省级研究生培养基地、辽宁省高校污染控制与环境修复重点实验室及辽宁省环境遥感技术应用重点实验室为依托,采用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式管理,充分实现了大型仪器设备的开放与共享。环境水污染、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实验室,通过改造旧设备及装置自制,完成了新工程设备的研发。重点实验室建立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的管理机制,形成组织保障、经济保障和设备效益评估机制,建立大型仪器共享平台,通过设立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大型仪器设备使用基金,鼓励大型仪器设备对外开放,服务社会。大大提高了仪器设备利用率,保障教学科研工作正常进行,促进学院的可持续发展。
通讯地址: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崇山中路66号
邮政编码:110036
负责人:李法云 联系人:马溪平
联系电话:024-62202248 传真:024-62204818
E-mail:maxipin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