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喜平教授
王喜平,男,1957年9月生,山西省石楼县人,山西大学哲学社会学学院教授。1984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1984年7月至今在山西大学哲学社会学学院任教。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哲学。
一、教学情况
为本科生、研究生讲授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毛泽东哲学思想、认识论研究、经济哲学、社区研究、广告传播学等课程。
二、科研情况
(一)著作
1、山西区域经济·古交卷.主编,中国经济出版社,1992.
2、山西区域经济·汾阳卷.主编,中国经济出版社,1992.
3、山西区域经济·中阳卷.主编.新华出版社1993.
4、山西区域经济·石楼卷.主编,新华出版社1993.
5、公务员初任培训教程.参编,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1.8
6、当代哲学的主体论域.专著,山西人民出版社2007.5
(二)主要论文
1、从科技源论看科教兴国发展战略.生产力研究,1996(5).
2、论两个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经济与社会发展,1996(5)
3、发展观与精神文明建设.生产力研究,1997(1)
4、高等院校教师职称晋升考核中存在的问题.群言,1998(3)
5、对生产力范畴的人学理解及其意义.生产力研究,1998(6)
6、繁多的统一才是美.中国改革,1998,(增刊)
7、科技成果转化系统探微.系统辩证学学报,1999(1)
8、五四运动与科教兴国.光明日报,(理论周刊),1999.4.30
9、山西高等教育的现状及其对策.晋阳学刊,1999(6),
10、从生产力本源论看知识经济产生的必然性,生产力研究,1999,(6)
11、江泽民反腐廉政思想.前进,2000,(1):39—40,
12、认识动力系统初探.系统辩证学学报,2000(1)
13、论经济建设与哲学思维.能源基地建设,2000(1-2)
14、科学解读唯心主义.黄河论坛,2000(第四辑)
15、科教兴晋对策研究.兴晋富民对策研究,1999年卷,山西人民出版社2000,10
16、学者的分类与道德.自然辩证法通讯,2000(6)
17、城乡人际关系差异成因的系统考察.系统辩证学学报,2001(3)
18、领导与学习简论.能源基地建设,2002(3)
19、论实践的本质特征. 系统辩证学学报,2003(4)
20、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及哲学史的建构原则.山西大学学报,2003(4)
21、“宇宙观”及其哲学的研究理念.山西省电大学报2004.(1)
22、“扬弃”唯心主义.哲学.哲学堂(第一辑).太原:书海出版社,2005,1
23、毛泽东哲学研究的独特路径. 哲学堂(第二辑).太原:书海出版社,2005,4
24、环境变化与心灵选择.理论探索,2005(4)
25、人文素质与人文精神.大学里的精彩报告(第一卷).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5,7
26、毛泽东哲学研究的独特路径.马克思主义研究,2006(5)
27、学者的道德.见微知著-中国学界学风透视.河南大学出版社2006,4
28、社会转型时期城乡居民的交往状况.哲学堂(第三辑).太原:书海出版社,2006,12
29、论我国社会转型时期交往的特征和趋势.哲学堂(第三辑).太原:书海出版社,2006,12
30、试论当代人的认识的社会化.理论探索2007(4)
(三)科研项目
1、山西区域经济.省社科规划办“八.五”重点项目,1992.(参与)
2、科教兴晋对策研究.省社科规划办,1999.(参与)
3、党风廉政实证研究.省社科院,2000.(主持)
4、马克思的交往理论及其当代意义(03BZX009).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003.(参与)
5、山西地方经济立法及民主政治问题研究----中国民主政治,山西省软科学,2003.(参与)
6、创新山西人才环境的对策研究,山西省软科学,2007.(主持)
三、获奖情况
1、《山西高等教育的现状及其对策》获山西省社科联1999年度“百部[篇]工程”二等 奖
2、《毛泽东哲学研究的独特路径》获山西省社科联2006年度“百部[篇]工程”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