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与环境工程系组建于2004年,是在国家决定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大背景下应运而生的,是鸡西大学重点建设的特色院系,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社会需要我们”的“合格加特长”建设、生产、管理、服务等一线的技能型高级人才。安全与环境工程系由小到大,由弱变强,由原来建系初期的5人,两个专业,不足200名学生,发展到目前专兼职教师56人,九个专业,在校生学生总数1288人的大系。
专业设置特色鲜明
按照鸡西大学“十一五”发展规划要求重点突出矿山特色专业建设,截至2010年开设有《煤矿开采技术》、《矿物加工》、《煤炭深加工与利用》、《安全技术管理》、《工程测量技术》、《应用化工技术》、《生物技术与应用》、《动物科学与技术》8各专业、设有采矿工程教研室、通风安全教研室、生物教研室、化工教研室、矿加教研室、畜禽教研室6个教研室和1个生化研究所、一个国家投资的中央棋牌网页游戏平台 煤矿安全实训基地。鸡西大学安全评价与培训中心、鸡西大学煤质化验与分析中心、鸡西大学食品检测中心设在安全与环境工程系。中国科学院山西煤化所鸡西科研基地、鸡西亿阳煤化工研发中心也设在安全与环境工程系。安全与环境工程系专业设置合理,基础工作扎实,实验室、实训基地建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现已建成25个校外实习基地,22个校内实验室,1个仿真实训矿井、1个实践教学中心,能完成36门课程的164项实验、实训任务,仪器设备总价值2000多万元。
师资力量雄厚教科研成果颇丰
师资队伍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专业结构合理;学源结构、双师结构进一步改善,其中有教授13人,正高职高级工程师2人,副教授及高级工程师4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导师1人,博士(含在读)8人,硕士(含在读)16人,享受省政府津贴1人,市级拔尖人才2人,市级学科带头人4人。随着鸡西大学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安全与环境工程系本着教学与科研并举的方针,整合全校科研资源,开展科技攻关,现已获省科技厅重点攻关课题立项1项,一般攻关项目1项,省自然基金1项;市级科研立项和企业横向课题也取得历史性突破,建系6年来取得了2门省级精品课、1个省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累计获得省市教科研成果20多项、发表论文120多篇其中被EI、SCI、ISTP收录18篇、规划教材编写13部实现了教学科研双丰收。
坚持高职教育理念培养一专多能特色人才
安全与环境工程系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可以参加职业资格等级认证考试,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也可以通过“专升本”继续深造;还可以在校完成学业同时,通过系里组织的助学完成其他学校相关专业“自考”本科学习任务,取得高一层次的学历,实现让学生拥有两学历、多证书的育人理念,2010年实现高校二级教学单位国际合作,选拔优秀毕业生到国外高校留学深造,在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局面下开辟学生进一步发展的新平台,为学生将来创业、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安全与环境工程系秉承现代高职教育理念,改革教学模式;探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新路子;强力推进“1一0”工程,实施人才多元质量观;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强化技能培养,打造了一支理论功底扎实、动手能力强、专兼结合,具有创新意识、实践意识、现代意识的过硬教学团队。安全与环境工程系是一个学习型、务实性、创新型、成就型的“四型”集体;是莘莘学子成长的沃土;是振兴老工业的育人阵地;是黑龙江煤电化基地建设人才的摇篮。
相关链接:安全与环境工程系